婚事定下,李震岳马不停蹄。
他特意跑了趟佟爷家,亲自向恩师报告了结婚的喜讯,佟爷闻言抚掌大笑,连声道好。
接着,他又去了交道口公安局,找到陈副局长,郑重邀请他明晚五点半来喝喜酒。陈局长爽快答应,还打趣道终于能喝上这杯喜酒了。
到了婚礼前一天下午,家里已然焕然一新。
窗户换上了崭新的碎花窗帘,新打的大床铺着临时被褥,只等明天的喜被;墙壁也用石灰水重新粉刷过,显得亮堂又洁净。
看着父母和为他的婚事忙前忙后,李震岳心里暖烘烘的,也真切体会到,结个婚真是不容易。
结婚当天,李震岳依旧天不亮就起身,提着鱼竿完成了最后一次“战备捕捞”。
院里两个大水缸早已鱼满为患,银鳞闪烁。
他打算晚上和新娘一起,给院里的邻居们挨家挨户送鱼,分享喜悦。
李铁也从厂里借来了两辆擦拭一新的自行车,原本打算用作接亲。
没想到中午时分,一辆草绿色的吉普车鸣着喇叭开进了南锣鼓巷,停在了四合院门口。
警卫局的赵干事跳下车,笑着敬礼:“李连长,秦副团长派我过来帮忙!说接亲这事,得用辆车才够气派!” 这意外的惊喜让李家更是喜上眉梢,接亲的车队有了!
下午两点半,扎着大红绸缎花的吉普车,在自行车队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开到了西侧街港。
车子刚一进胡同,就引起了轰动。丁家人看到这气派的接亲吉普车,脸上都乐开了花,谁不希望自家闺女出嫁时能风风光光?院里没去上班的邻居们纷纷出来围观,孩子们围着吉普车跑来跑去,议论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按照礼数,李震岳和穿着红色嫁衣、格外明艳照人的丁秋楠,在丁家父母的陪同下,先给院里的邻居们一家一家送上喜糖,感谢平日的照应。
随后,一家四口才在众人羡慕和祝福的目光中,坐上了披红挂彩的吉普车,驶向南锣鼓巷。
到了四合院,又是一番热闹景象。李震岳和丁秋楠开始新一轮的“派喜”,这次除了喜糖,每户还加上了两条活蹦乱跳的鲜鱼——这都是李震岳这几日辛勤垂钓的成果。
来到中院贾家,李震岳敲响了门。
门开了,是秦淮如。她看到门外一身军装、胸前戴着红花的李震岳,以及他身边那个穿着红嫁衣、清秀动人的新娘,明显愣了一下。
“秦姐,”李震岳笑容坦荡,介绍道,“我今天结婚,这是我的爱人,丁秋楠。”
“啊……恭喜你,震岳。”秦淮如回过神来,连忙挤出笑容道贺,但眼神有些复杂,面对这对光彩照人的新人,她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
就在这时,“哗啦”一下,两个小不点——小盼和小当从母亲身后钻了出来,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陌生人。
李震岳笑着将两条用红绳系着的鱼和一大包喜糖递过去,特意给孩子们的喜糖抓了满满两大把。
秦淮如接过东西,低声道谢。
两个小家伙看到糖果,立刻兴奋地跑过来,缠在母亲的裤脚边,眼巴巴地望着。
值得庆幸的是,贾张氏今天并未出来作妖,或许在贾东旭出事之前,她尚未变得那般不可理喻。
下午四点半,提前请了假的傻柱已经在临时垒起的灶台前忙活开来,切配焯水,为晚上的三桌喜宴做着最后的准备。
佟爷带着大师兄和师姐一家三口,四点不到就早早到了,坐在屋里喝着茶,脸上满是欣慰。
五点一刻,秦副团长、国安刘组长和陈副局长三人联袂而至,还特意抬来一整箱茅台作为贺礼,引得院里众人一阵惊叹。
四合院里,李家只请了三位大爷和老爸李铁关系最铁的几位工友,加上许大茂,以及轧钢厂车间主任,宾客不算多,但都是至亲好友。
五点半整,前院李家门口,三张圆桌已经摆开,凉菜上桌,酒水齐备。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李震岳从布置一新的新房里,将新娘子丁秋楠接了出来。
只见新娘子穿着一身蓝白相间的花格连衣裙,按照李震岳的特别要求,乌黑的长发编成了两条粗亮的麻花辫垂在胸前,辫梢系着小小的红头绳。
她胸前戴着大红绢花,因为羞涩,微微低着头,脸颊上飞着两抹动人的红晕。
第一眼望去,只觉得这姑娘身量高挑,气质清丽脱俗;再仔细端详,那眉眼、鼻梁、唇瓣,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美好,仿佛画里走出来的人儿。
连掌勺的傻柱和一向爱比较的许大茂,都忍不住朝李震岳暗暗竖起了大拇指,心中感叹:这样的姑娘,恐怕也只有李震岳这般人物才配得上了!奇怪的是,两人心里竟生不出半分妒忌,只有由衷的祝福。
证婚环节,佟爷和秦副团长互相谦让,最后还是秦副团长站到了人前。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同志们!还有今天的主角,李震岳同志和丁秋楠同志!”他目光扫过全场,现场立刻安静下来,“今天,我们怀着革命的豪情与喜悦,齐聚于此,共同为李震岳和丁秋楠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证婚!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向我们伟大的领袖致敬!向我们光荣的组织致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