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依旧是一副倾听安慰的姿态,但心里已经慢慢有了一番计较。记得去年快过年时,考虑到舒兰有过痛经史,怕她在宫宴上受不住,青禾也曾借着给主子爷调理肠胃的由头,暗中关照东厢房。
那时候调理了一阵子,舒兰的身子便好了许多,而且也没有被人发现异常。她怎么说也是胤禑面前当红的一等掌事宫女,在王进善那里也有几分脸面,这点主还是可以做的。
更何况,这于她而言,并非全然是发善心。
青禾开始神游天外,脑子里飞快地掠过几个适合舒兰当前状况的食疗方子。
首先想到的是 甘麦大枣粥,这是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经典方子,用甘草、小麦、大枣三味,专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像数欠伸,心神不宁,正对舒兰这种情志抑郁、心阴受损的症状。
做法也简单,将甘草煎汤取汁,加入淘净的小米或粳米、以及掰开的大枣同煮成粥即可,甘润平和,能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光是安神还不够,舒兰气血双亏是明显的。
当归生姜羊肉汤倒是温补气血的佳品,但羊肉在府里并非日常食材,动静太大,且性子偏温,怕舒兰虚不受补。
不如用更平和的黄芪当归炖乌鸡。黄芪补气固表,当归补血和血,乌鸡性平味甘,滋阴补虚,是极好的补益食材。可以少加两片姜去腥,炖得烂烂的,只取清汤给舒兰喝,不至于油腻碍胃。
舒兰竟然还盗汗,这是气虚不固的表现。
或许可以用 浮小麦加上 糯稻根须 一起煮水,代茶饮,便宜且有效。若是能配上点 五味子收敛心气,效果应该更好。不过五味子略酸,得看看舒兰是否能接受。
她一边想着,一边在心里默默组合搭配。
早上可以先送一碗温和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健脾祛湿,养胃气,这是打基础。
午后用浮小麦糯稻根须水代替普通的茶水。
晚膳后送上一盅精心炖煮的黄芪当归乌鸡汤,或者一碗甘麦大枣粥作为夜宵。
这些方子都源自经典,用料寻常,即便被人问起,也好解释是民间温补的食疗法子,不至于太过扎眼。
青禾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不仅能帮舒兰慢慢调理身子,对她自己而言,更是难得的实践机会。
之前拿胤禑做试验品做药膳,便宜是便宜,但胤禑到底年轻底子好,又是个健康男性,除了评价好吃不好吃,养生效果短期内根本看不出来,记录下来的数据也缺乏针对性。
现在有了舒兰这个典型的虚损病例,正好可以细细观察她的反应和变化,记录下每种食疗方子的效果和适应性。
自己偷偷记录药膳心得的小册子,又可以补充进宝贵的临床案例了。嗯,既积了阴德,又利于自己的事业,真是一举两得。
她这边神游天外,心思早已飞到了药膳配伍上,那边的宫女夜谈却已接近尾声。南瓜子嗑完了,杏脯也吃尽了,夜深寒气愈重,大家都有了困意。
翠喜打了个哈欠,芸香也开始揉眼睛。
兰穗率先起身:“明儿还得早起当值,都散了吧。”春熙也默默地下炕穿鞋。
几人互道了安置便各自回屋。
青禾和翠喜住一屋,两人钻回冰冷的被窝,互相偎着取暖,又低声说了会儿悄悄话,多是翠喜好奇她今晚去见张保的情形,青禾只含糊地说了还钱顺利,便岔开了话题。
直到耳边传来翠喜均匀的呼吸声,青禾才在黑暗中睁着眼,将今晚想的几个方子又在心里过了一遍,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寅正时分(凌晨4点),青禾便准时醒了。轻手轻脚地起床梳洗,换上干净的宫装,对着铜镜将头发抿得一丝不乱。
镜中的女子眼神清明,沉静如水。
先去正房伺候胤禑起身。胤禑似乎昨夜也没睡好,眼下有些青影,神情有些沉郁,不像昨日从圆明园回来时那般轻松。
青禾一如既往地谨慎服侍,递水温巾,动作麻利又安静。
胤禑也没多话,用了早膳,便穿戴整齐准备上朝。送走胤禑,青禾心里记挂着昨晚的计划,便转身往大厨房走去。
此时天光尚未大亮,府邸里静悄悄的,只有远处传来隐约的梆子声。大厨房所在的院落却已是灯火通明,人声、水声、切菜声,热闹非凡。
刚踏进院子,就听见管事太监郝公公的大嗓门:“......昨儿送来的那两只活鸭,赶紧处理了,主子说不定晚上想喝老鸭汤。李家的,今儿送来的菜蔬点验清楚了没有?别又混进来不新鲜的!”
“公公放心,都盯着呢!”一个围着油腻围裙的粗壮厨役连忙应声。
青禾绕过院子里堆着的几筐还带着露水的蔬菜,走到厨房门口,正好看见负责采买的李婆子拿着个小本子,在和掌勺的大师傅对账。
“王师傅,今儿送来的有:板栗一筐,白菜二十棵,大萝卜十五根,土豆一篮子,冬瓜两个,嫩豆腐五方,鲜蘑二斤,还有活鱼四条,猪肉半扇,羊肉后腿一条,鸡子三筐......哦,对了,庄子上还送来了些新收的山药,看着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