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大会落幕三月后,苍梧山春回大地。昔日枯寂的峡谷褪去了阴霾,在镇浊令的滋养下,破土的新苗沿着岩壁蔓延,嫩绿的枝芽缀着晨露,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与纯净的灵气。青木门旧址前,一方新立的白玉碑静静矗立,碑上“青木门英烈之墓”七个篆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碑前摆满了各大门派送来的素花,寄托着对百年忠魂的敬意。
墨念身着一身淡青色道袍,腰间挂着祖父留下的平安佩,手中捧着镇浊令,站在碑前深深鞠躬。三个月来,她在苏婉、苏清瑶等人的陪伴下,一边巩固修为,一边筹备门派重建。如今的她,眉眼间褪去了往日的怯懦,多了几分沉稳与担当,筑基初期的修为虽不算高深,却已能熟练运用镇浊令的基础力量,净化浊气、滋养灵脉。
“祖父,先辈们,青木门要重新立起来了。”墨念轻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更多的是坚定,“我会守住你们的心血,让青木门成为修真界真正的灵脉守护者。”
镇浊令在掌心微微发烫,一道柔和的灵光顺着地面蔓延开来,滋养着碑前的新苗,仿佛是先辈们的回应。
身后,苏婉、苏清瑶、江临月与玄尘道长并肩而立,神色欣慰。不远处,昆仑派派来的工匠正在忙碌,他们按照青木门残卷上的图纸,重建主殿与修行院落。丹霞派送来的耐火琉璃瓦、烟雨阁捐赠的古籍书卷、清虚观支援的聚灵阵盘,还有各大门派陆续送来的物资,堆满了临时搭建的库房,彰显着修真界对青木门的认可与支持。
“念念,主殿的梁柱已经架设完毕,聚灵阵也已布好,就等你亲自启阵了。”苏婉走上前,递给她一枚刻有青木门符文的阵眼玉牌。
墨念接过玉牌,点了点头。她转身走向旧址中央的主殿,殿宇虽未完全竣工,却已初具雏形。大殿采用青砖木梁,屋顶覆盖着丹霞派送来的琉璃瓦,阳光照射下,泛着淡淡的红光,与周围的青绿相映成趣。殿内正中央,预留了供奉青木门历代祖师牌位的位置,下方的石台上,摆放着玄尘道长特意炼制的聚灵鼎。
“镇浊令为引,灵脉为基,青木门聚灵阵,启!”墨念双手结印,将阵眼玉牌嵌入石台凹槽,同时将镇浊令置于鼎中。碧绿色的灵光从玉佩中涌出,顺着殿内预设的灵脉纹路流转,与苍梧山深处的灵脉节点相连。
刹那间,整个青梧山都泛起淡淡的灵光。地下的灵脉被缓缓唤醒,纯净的灵气顺着聚灵阵的纹路喷涌而出,萦绕在大殿周围,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淡绿色光幕。殿外的新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远处的山林中,传来清脆的鸟鸣,沉寂百年的苍梧山,终于恢复了生机。
“成了!”江临月望着空中流转的灵光,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三个月来,她主动请缨担任青木门的护院长老,不仅为重建选址勘测地形,还肃清了苍梧山周边残留的小妖小怪,为门派扫清了隐患。
苏清瑶走到墨念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她已向云岚宗请辞,决意留在青木门,担任传道长老,教导未来的弟子。
玄尘道长拂尘轻挥,看着眼前的景象,欣慰颔首:“墨渊道长若泉下有知,必定十分欣慰。如今青木门重建,首要之事便是广纳弟子,传承守护灵脉的使命。”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与笑语声。只见一支车队沿着新修的青石路驶来,为首的正是昆仑派的林风,他身后跟着数十名身着各色服饰的少年少女,眼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墨掌门,恭喜青木门重立!”林风翻身下马,拱手行礼,“这些都是各大门派推荐的弟子,或是自愿前来投奔的修士,他们都敬仰青木门的忠烈之名,愿追随墨掌门守护灵脉。”
墨念连忙回礼,目光扫过那些少年少女。他们年纪大多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根骨各异,却都带着纯粹的灵气与坚定的眼神。其中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看到墨念手中的镇浊令,眼睛一亮,忍不住走上前:“墨掌门,我听说你用镇浊令净化了苍梧山的浊气,还封印了魔族裂缝,你好厉害!我也想成为像你一样的灵脉守护者!”
小姑娘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墨念弯下腰,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只要你们心怀正道,坚守使命,都能成为合格的守护者。青木门不收入门门槛,只愿你们记住,我们的使命是守护灵脉,而非争名夺利。”
“弟子谨记墨掌门教诲!”所有少年少女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苍梧山谷间。
接下来的日子,青木门一派欣欣向荣。苏婉担任掌事长老,打理门派内务,将各大门派送来的物资分门别类,制定了严谨的门规;苏清瑶负责教导弟子吐纳修行,将云岚宗的精妙功法与青木门的灵脉守护心法相结合,因材施教;江临月则带着弟子们巡视苍梧山,清除残留的浊气与小妖,同时传授实战技巧;玄尘道长偶尔前来,指点墨念修行,解答她关于灵脉守护的疑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