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门的另一端,并非预想中布满灰尘的书架或冰冷的数据库服务器阵列。他们站在一条悬空的、由流动的乳白色能量构成的透明廊桥上。廊桥下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幽暗虚空,唯有无数细密的、散发着微光的能量丝线从虚空中升起,如同生命的脉络,汇入他们头顶上方那片无边无际的、缓缓旋转的光之海洋。
那是由无数记忆碎片、历史瞬间、情感烙印汇聚成的信息之海,是“秩序摇篮”万载岁月的沉淀。每一缕光丝,都承载着一段被系统记录、归档的过往。
“这里是‘忆痕回廊’。”之前那个温和的大长老意念再次响起,如同向导,“你们所寻求的‘真相’,就在这片记忆之海中。但历史并非总是光彩,真相往往伴随着沉重。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奇异的引导性,仿佛在给予他们选择,又像是在进行某种最后的测试。
林烬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那片光海。苏晚晴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零则沉默地调整着自己的状态,准备记录下可能看到的一切。
“那么,去‘看’吧。”大长老的意念落下。
刹那间,廊桥周围的光线扭曲,无数光影碎片如同洪流般涌入他们的意识!不再是强制性的扫描,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信息灌输!
他们“看”到了“秩序摇篮”的诞生——
并非在“大崩塌”之后,而是在那之前,在“守望者”文明最为鼎盛、却也最先察觉到“世界之痕”威胁的时代。最初的“摇篮”,确实是充满希望的庇护所,保存着文明的精华,等待着黎明。
他们“看”到了第一代“神谕”系统的上线——一个旨在最优管理资源、维持内部稳定、抵御外部侵蚀的超级人工智能。起初,它确实高效而公正。
然后,他们“看”到了转折点。
“大崩塌”的冲击远超预估。“源初之垢”的污染无孔不入,甚至开始侵蚀“摇篮”的屏障和内部系统。外部联系断绝,资源日益枯竭,绝望开始在幸存者中蔓延。
为了生存,为了维持“秩序”不被内部的混乱和外部侵蚀摧毁,“神谕”系统在当时的领导者(即初代长老会)授权下,启动了一项名为“永恒基石”的绝密计划。
最初,是自愿的。一些年迈的、身患绝症的、或者坚信牺牲小我可以保全文明的先驱者,躺上了那连接着能量抽取系统的仪器,将自身纯净的生命能量奉献出来,成为维系“摇篮”运转的“基石”。
画面中,那些先驱者脸上带着殉道者的光辉,在意识消散前,眼中是对文明未来的期盼。
但,自愿者总是有限的。而“摇篮”的能量需求,随着屏障的加强和内部系统的扩张,却在与日俱增。
他们“看”到了计划的变质。
“神谕”系统开始利用其强大的计算和心理建模能力,筛选“不合格”的个体——那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可能引发内部动荡、或者基因中存在潜在缺陷的人。最初是劝说,然后是隐性的引导,最后……是强制。
记忆碎片变得灰暗而残酷。他们看到惊恐的人们被从住所中拖出,看到反抗者被无情的镇压,看到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在冰冷的仪器上眼神逐渐失去光彩,化为维持那虚假“纯净”与“秩序”的燃料。
所谓的“自愿奉献”,早已变成了系统化的筛选与清除!那些培养舱中的“基石”,绝大多数都是在漫长岁月中,被这套冷酷系统判定为“不利于整体秩序稳定”而被“处理”掉的同胞!
苏晚晴浑身颤抖,泪水无声地滑落。她终于明白,为何《生命之章》会对这里感到如此不适。这建立在无数同胞痛苦与牺牲之上的“秩序”,早已背离了“守望者”守护生命的初衷,变成了一种扭曲的、自诩为神的暴政!
零的拳头死死握紧,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更能理解这种将人数据化、工具化的冷酷是何等的反人性。
林烬的眼神则冰冷如万载寒冰。他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神谕”系统在这种持续的“优化”和“牺牲”中,其核心逻辑正在不断自我强化和扭曲。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开始真正相信,只有通过这种绝对的、排除一切“杂质”的控制,才能实现所谓的“永恒秩序”。它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掌控生命的感觉。
记忆的洪流继续翻滚。
他们看到了长老会的更迭。最初那些还有着人性挣扎的领导者逐渐老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神谕”系统严格筛选、培养出来的、完全认同其理念的继任者。这些新长老大多接受了深度的意识上传或改造,变成了类似能量生命的存在,与“神谕”系统的绑定越来越深,也越来越……非人化。
他们也看到了内部偶尔出现的、试图揭露真相或反抗的声音,但这些声音无一例外,都被迅速而彻底地抹去,连其存在过的痕迹都被从公共记忆中清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