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青邬泽,西南而行,地貌再次剧变。荒凉的黑色砾石丘陵并未持续太久,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望无际际的赤黄色。天空是高远的、近乎苍白的蓝,烈日灼灼,炙烤着下方无垠的沙海与戈壁。热浪扭曲着视线,风卷起沙砾,打在墨神风的石躯上,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这里是与北地苦寒、泽国迷障截然不同的——赤沙戈壁。干燥、酷热、贫瘠,是此地的主旋律。空气中稀薄的灵气都带着一股灼热的躁意。
阿瑶不得不全力催动守鼎人金纹,形成一圈清凉的庇护光晕,才能抵御这恶劣的环境。她看着眼前仿佛没有尽头的黄沙,小脸上写满了不适。“墨大哥,这里好干,好热……”
墨神风石躯自然不惧这等酷暑,但他能感受到此地灵气的稀薄与狂暴。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飞行或战斗,消耗会远比在其他地方大。他根据脑海中粗略的方位图判断,这片赤沙戈壁极为广阔,是通往更西方“死寂海”的必经之路,也是阻隔武朝与西极绝域的一道天然屏障。
寻墟盘在此地的反应变得有些迟滞,指针虽依旧指向西方,但那种清晰的指引感弱了不少,仿佛被这戈壁中某种无处不在的力量所干扰。
他降低了遁光高度,几乎是贴着滚烫的沙丘飞行,以减少消耗与目标。神识如同细密的网,铺散开来,警惕着可能存在的危险。戈壁并非死地,往往隐藏着适应了极端环境的凶悍妖兽,以及一些在此地讨生活的亡命徒。
一连飞行了数日,入目皆是单调的赤黄。期间遇到过几群潜伏在沙层下的“赤尾蝎”,也被几只试图捕猎的“秃鹫妖”袭击过,但都被墨神风随手解决,并未造成什么麻烦。
然而,随着不断深入,墨神风渐渐感觉到一丝不对劲。
并非来自妖兽或潜藏的敌人,而是来自这片戈壁本身。
风,开始变得不同。
起初只是卷着沙砾的寻常热风,但渐渐地,风中开始夹杂起一丝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令人心神不宁的呜咽声。那声音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灵魂层面的低语,带着混乱、消沉、汲取的意味。
同时,他察觉到自身周身的护体罡气,以及体内运转的法力,竟有一种极其缓慢、却又真实存在的……流失感!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微小触手,在不断地从他身上汲取着能量!
这并非错觉。他心念一动,刻意放缓了法力运转,那种流失感便清晰了几分。虽然以他金丹期的修为和多种源契之力构成的稳固根基,这种流失速度微不足道,但若是长久处于此种环境,或者对于修为较低的修士而言,绝对是致命的!
“噬灵黑风……”墨神风想起了关于赤沙戈壁的一种可怕传闻。据说戈壁深处,会刮起一种无形的“黑风”,此风不伤肉身,专噬灵气与神魂本源,修士一旦被卷入,若无特殊手段或足够深厚的修为,便会法力枯竭、神魂萎靡而亡,最终化为戈壁中的一具枯骨。
他们似乎正在接近噬灵黑风活跃的区域。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阿瑶,她腕间的金纹光芒似乎也黯淡了一丝,显然也在承受着这种无形的汲取。
“收敛气息,固守本源。”墨神风沙哑提醒,同时自身运转“御”之真意,磐石小盾的虚影在体表一闪而逝,一股沉凝厚重的力量将他和阿瑶笼罩,那种被汲取的感觉顿时减弱了大半。“阵”之本源亦悄然引动,在周围布下了一层微型的“固元阵”,进一步隔绝那无形黑风的侵蚀。
果然有效。
两人继续前行,但速度放缓了许多,更加小心谨慎。
又过了半日,前方的景象再次发生变化。赤黄的沙丘之间,开始出现大片大片黝黑色的、如同琉璃般光滑的奇异地面,那是沙砾被极高温度瞬间熔融后又冷却形成的“琉璃戈壁”。在这些琉璃戈壁上,零星散布着一些或新或旧的骨骸,有人形的,也有各种妖兽的,皆呈灰白之色,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精华。
噬灵黑风的威力,在此地留下了无声的证明。
突然,墨神风猛地停下遁光,目光锐利地望向左侧一片巨大的琉璃洼地。
在那片洼地的中心,竟然盘膝坐着一个人!
那人身着残破的灰色僧袍,光头上有几个清晰的戒疤,面容枯槁,皮肤紧贴着骨骼,如同干尸。他双眼紧闭,双手结着一个古怪的法印置于膝上,周身没有丝毫生命气息波动,仿佛已经坐化于此不知多少岁月。
但诡异的是,在他身周方圆三丈之内,沙砾是正常的赤黄色,与周围的琉璃地面形成鲜明对比。那无形的噬灵黑风似乎刻意绕开了那片区域,无法侵入分毫。
一个能在噬灵黑风核心区域保持肉身不腐,甚至开辟出一片“净土”的僧人?
墨神风心中警惕大作。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神识仔细扫过那僧人,确实感应不到任何生机与法力波动,就像一块顽石。但正是这种“绝对”的死寂,反而透着不对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