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波音777客机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跑道上,透过舷窗,林凡能看到远处密密麻麻的人群和不断闪烁的灯光,一种近乡情怯的激动与难以言喻的压力悄然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换上了一身简单的深色运动服,戴上鸭舌帽,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低调一些。
然而,当舱门打开,他步出廊桥的那一刻,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的海啸般扑面而来,瞬间将他吞没!
“林凡!林凡!林凡!”
“欢迎回家!!”
“MVP!看这里!!”
眼前的情景远超他的想象。机场国际抵达通道已被彻底淹没,上千名狂热球迷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高举着印有他湖人队和林凡字样的海报、标语牌,甚至有人挥舞着小小的五星红旗。激动的尖叫、呐喊、哭泣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近乎失控的狂热氛围。安保人员手拉着手,组成一道脆弱的人墙,艰难地维持着秩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
媒体的长枪短炮更是层层叠叠,闪光灯疯狂闪烁,几乎一刻不停,将原本明亮的通道变成了频闪的迪厅。央视体育、新华社、腾讯体育、新浪体育……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媒体悉数到场,记者们拼命向前挤,试图将话筒递到林凡面前。
林凡被这阵势惊得愣了一下,但很快,他脸上露出了温和而谦逊的微笑。他没有在保镖的簇拥下迅速离开,而是稍稍放慢脚步,不断地向两侧的球迷挥手致意,偶尔还会接过几份递到眼前的信件或小礼物,并轻声说着“谢谢,大家注意安全”。
他的低调与平和,与他所取得的惊天成就形成了巨大反差,瞬间赢得了现场所有人以及通过镜头观看直播的无数观众的好感。
“他好温柔啊!一点架子都没有!”
“天哪,他还跟我挥手了!哭了!”
“球打得好,人还这么谦逊,活该他成功!”
简单的几个动作,几个眼神,林凡归国的第一面,便将他阳光、谦和、亲民的形象深深地刻入了公众心中。在安保人员的奋力开辟下,他艰难地前行,短短一段路走了将近二十分钟。
在机场安排的临时采访区,林凡简短地接受了采访。
“回到祖国感觉怎么样?”央视记者大声问道。
“非常激动,像回家一样。”林凡笑着,语气真诚,“看到这么多球迷来接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感谢大家。谢谢你们的支持。”
“对于即将开始的国家队征程,有什么期待?”
“首先是尽快融入球队,适应教练的战术体系,向老大哥们学习。目标是和队友们一起,把亚锦赛冠军留下来,拿到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决心,又充满了团队精神。
这一幕幕画面,通过直播信号传遍了全国。当晚的《新闻联播》甚至用了一分半钟报道林凡回国的盛况,称其为“中国体育新一代的优秀代表”,盛赞其“赛场之上技艺超群,赛场之下谦逊有礼,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从林凡归国热潮看民族自信」;央视体育频道更是制作了专题节目《林凡:中国篮球的新旗帜》,详细回顾他的成长历程和NBA传奇赛季,并探讨其对中国篮球未来的巨大意义。
“新旗帜”这个称号,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林凡在国内的新标签。这既是无比的荣光,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和期望。
短暂的休整后,林凡直接前往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篮球馆报到。当他推开训练馆大门时,里面正在训练的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动作。
主教练鲍勃·邓华德(Bob Donewald Jr.)第一个大步迎了上来,这位以激情和火爆脾气着称的美籍教练,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用力地拍了拍林凡的肩膀:“Lin!欢迎加入!上帝,我们终于把我们的超级武器等来了!”他的大嗓门在场馆里回荡。
紧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微笑着走了过来,他的步伐因旧伤显得有些缓慢,但气场却依旧强大无比。
“大姚。”林凡立刻主动迎上前,语气中充满了敬意。姚明对于所有中国篮球人而言,是一座丰碑,是真正的开拓者。
姚明伸出大手,与林凡紧紧一握,脸上是欣慰和感慨交织的复杂笑容:“欢迎回家,林凡。干得漂亮,你在那边做的事,我们都看着呢,提气!”他的目光中满是欣赏,
易建联也走了过来。作为目前中国男篮的内线核心和NBA同行,他与林凡相对熟悉一些。“欢迎,林凡。”阿联的话不多,但握手有力,眼神中带着认可和欢迎,“期待和你一起打球。”
孙悦也笑着上前拥抱了一下林凡,他们曾在洛杉矶有过交集:“这下好了,以后队内训练有人能治治这帮小子了。”他调侃道,缓解了稍显正式的气氛。
老将王治郅、朱芳雨、王仕鹏、刘炜等人也纷纷上前打招呼。气氛热烈而友好。林凡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逊,主动与每一位队友握手致意,说着“王哥好”、“朱哥好”、“刘哥好”、“以后请多指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