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北京。
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篮球馆内,空气闷热而凝重,仿佛凝结着亿万人的期待。窗外是北京初夏的燥热,馆内则只有篮球撞击地板的声、球鞋与地板刺耳的摩擦声,以及沉重压抑的喘息声。
林凡站在场地中央,深红色的国家队队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他雕塑般的躯干上。他刚刚完成了一组极限强度的底线折返跑,肺部火辣辣的,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隼。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场上的每一位队友——面容坚毅的易建联、沉稳厚重的王治郅、拼命三郎朱芳雨、灵动的王仕鹏、活力十足的周鹏,以及正在场边接受理疗的刘炜。这是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而他自己,无疑是这支队伍此刻最坚实的心脏与最锋利的矛头。
集合!主教练鲍勃·邓华德拍着手,用他那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喊道,脸上惯常的激情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取代。
队员们迅速围拢过来,汗水顺着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颊滑落,滴落在光洁的地板上。
孩子们!邓华德的声音在空旷的场馆内炸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看看你们身边的人!再看看你们胸前的国旗!三周,只有最后三周,我们就要踏上伦敦的战场!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每一张面孔,最终定格在林凡身上。
我知道,NBA的漫长赛季刚结束,你们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但历史把机会放在了你们面前!我们这一次,不是为了去泰晤士河边拍几张照片,不是为了在小组赛陪跑!他挥舞着手臂,几乎是在咆哮,第八名?那是四年前北京的家门口!这一次,我们要在伦敦,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篮球,站起来了!我们的目标,突破历史!打进前六!甚至,去触摸那从未见过的半决赛地板!
和半决赛这两个词,像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在所有队员眼中燃起熊熊烈焰。老将们胸膛起伏,年轻人们拳头紧握,连空气中弥漫的疲惫感似乎都被这股陡然升腾的雄心驱散了几分。
林凡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涌动的热血与近乎悲壮的责任感。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的灼热,向前迈了一步。他没有邓华德那样的激昂,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教练说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我在NBA一个赛季,和科比、詹姆斯、杜兰特他们都交过手。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世界顶级的强度。但我们不用怕!
他环视着这些即将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
我们有阿联在内线的统治力,有大郅哥的经验,有朱八、王七的外线火力,有刘炜的组织,有周鹏的活力......我们是一个整体!奥运会上没有弱旅,但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彼此,把教练的战术打出来,拼尽每一个回合,战斗到最后一秒!目标就在那里,除了我们自己,没人能阻止我们!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许诺,只有最朴素的认知和最坚定的决心。但这番话,比任何动员令都更有力量。易建联重重地点了点头,王治郅拍了拍林凡的后背,周鹏等年轻球员更是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短暂的休整后,针对性战术演练开始。助理教练李楠在白板上飞快地画着复杂的跑位路线。
看清楚了!邓华德指着战术板,语速极快,进攻,我们的一切发起点,在这里——林凡!
他的手指用力点在代表林凡的圆圈上。
阿联!你和林凡的高位挡拆,是我们的第一杀招!你要果断,无论是顺下攻击篮筐,还是外弹到中距离,都必须带着摧毁对方的决心!刘炜!你的任务是掌控节奏,为林凡分担组织压力!侧翼,朱芳雨、王仕鹏、周鹏!当林凡吸引包夹,球传到你们手里时,我要求你们像训练了千万次那样,毫不犹豫,把那该死的三分球给我投进去!我们要用进攻,轰开一条通往胜利的路!
战术意图赤裸而明确——最大化林凡在NBA历练出的全面攻击力和组织能力,将他身边队友的特点融合成一个高效的进攻体系。
分组对抗训练开始。林凡持球推进,陈江华快速移动,做了一个假掩护后迅速拆开,牵扯了一名防守球员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易建联迅速提上,用他宽阔的身躯为林凡设立了一道坚实的屏障。林凡利用这电光火石间的空隙,瞬间摆脱了对位者,对方的内线被迫换防到他面前,形成了一个绝佳的小打大错位。
林凡没有选择自己单干,他眼观六路,敏锐地捕捉到借助王仕鹏的无球掩护,悄然溜到底角空位的朱芳雨。手腕一抖,篮球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带着轻微的旋转,以一道刁钻的直线穿越两名防守队员意图拦截的手臂,精准无误地送到了朱芳雨手中。
接球,起跳,出手——动作一气呵成,带着顶级射手的自信。
清脆的刷网声,如同最美妙的乐章。
好传!好投!场边响起助教的喝彩。
下一个回合,防守方明显加强了对林凡的接球限制,甚至试图在他无球时进行身体对抗。林凡面色不变,他开始利用无球跑动,像一尾游鱼般在肌肉丛林里穿梭,不断拉扯着对方的防守阵型。突然,他一个迅猛的底线反跑,直插篮下,心领神会的刘炜立刻送出一记恰到好处的高吊球。林凡在空中舒展开身体,迎着补防而来的对方内线,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拉杆,轻盈地将球挑进篮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