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电波搜捕 风声鹤唳 (太原城及周边地区)
“摄魂师”的命令如同最高级别的警报,让整个太原日特机关及其控制下的力量高速运转起来。数台先进的无线电监测车被调集,日夜不停地巡弋在太原街头巷尾,更远的郊区乃至邻近县城也设立了临时监测点。它们如同电子猎犬,试图捕捉任何异常的、可能与那晚干扰信号特征相符的电波信号。
便衣特务、伪警察倾巢而出,以“稽查非法电台”、“整顿电磁环境”为名,对城内所有使用电力、可能产生较强电磁信号的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医院的电疗室、学校的实验室、甚至一些富商家中新奇的进口电器都未能幸免。气氛一时间变得紧张而压抑,寻常百姓家中连收音机都不敢轻易打开。
然而,几天过去,除了抓到几个私下收听重庆或延安广播的小商贩,以及几处确实存在故障的老旧电机之外,一无所获。白府的“逆波干扰装置”原型机仅运行了极短时间,且其频率特殊,能量集中于声波而非无线电波段,加之早已烧毁,并未留下持续的电磁痕迹。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搜捕,反而暴露了日特机关的焦虑和“铃铛”基地对此次事件的重视程度。陈清河通过“济世堂”的渠道得知城内动向,心中暗自警惕,也更加坚定了加速研发更隐蔽、更先进干扰装置的决心。对手的反应,恰恰证明了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第二幕:海石送抵 金石新篇 (祁县白府 实验室)
权世勋(长子)派心腹快马加鞭送来的海底矿石样本和海水沉积物,被秘密送入白府实验室。当李守拙打开那密封的铅盒时,一股深海特有的阴冷气息弥漫开来。
那几块暗沉、密布孔洞的矿石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李守拙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又用手指感受其质地和温度。陈念玄则好奇地伸出手指触摸矿石表面,随即“咦”了一声。
“太舅公,这石头…里面好像有很多小漩涡,凉凉的,但是…很沉静。”他努力描述着自己的感觉,“和咱们的‘温魄石’不一样,‘温魄石’是暖的、活的,这个…像是睡着的深水。”
李守拙点点头,又取来一些“温魄石”粉末和“金睛石”薄片,与海底矿石分别放置在一起,观察其能量反应。他发现,这种海底矿石对能量似乎有着极强的吸收和惰化特性,当“心铃”波动传来时,靠近它的“温魄石”反应会明显减弱。
“奇哉!此石竟似能吸纳、中和那邪秽波动?”李守拙大为惊奇。他立刻着手,将一小块海底矿石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尝试掺入正在改进的“逆波干扰装置”的共鸣器基座材料中。
初步测试结果令人振奋!加入了海底矿粉的共鸣器,产生的干扰声波似乎更加稳定、内敛,对自身元件的负荷也有所减轻,虽然功率未有提升,但持久性和安全性似乎得到了改善!
“天助我也!”李守拙激动不已,“世勋从海上得来的,果然是宝贝!此物或可称为‘沉海石’!其性沉凝,善纳邪波,正合我用!”一个新的、来自海洋的材料,意外地为对抗“心铃”的技术路线提供了新的可能。
第三幕:粮仓夜警 虚惊一场 (祁县白家粮仓)
根据钱贵提供的假情报和设定的时间,祝剑生亲自带队,在标注的“重点粮囤”周围埋伏了整整一夜。寒风刺骨,伏兵们屏息凝神,等待着大鱼上钩。
然而,直到天光微亮,预期中的袭击并未到来。粮仓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巡逻队规律走过的脚步声。
“难道被识破了?”一名手下低声问。 祝剑生眉头紧锁,摇了摇头:“不像。若是识破,钱贵那边应该会有反应。或许…是对方临时改变了计划,或者有了更优先的目标。”
他下令撤去埋伏,但保持高度警戒。虽然此次埋伏落空,但并未打消他的疑虑。对手的狡猾和谨慎超乎预期,这条线恐怕比想象中更长、更复杂。他吩咐加强对钱贵的监控,同时扩大侦察范围,留意祁县周边是否有其他异常动向。博弈的双方,都在耐心等待着对方先露出破绽。
第四幕:塞外新风 利益纽带 (归化城 秘密货栈)
化整为零的运输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虽然单次运量减少,但十几支小型队伍陆续安全抵达,物资在秘密货栈内逐渐堆积起来。白家二掌柜与游击队代表再次会面,完成了新一轮的交易。
这一次,游击队带来的不仅是皮毛和药材,还有一批缴获的、保养良好的日军骑兵军刀和一批汽油。这些都是白家护卫队和海上快艇急需的物资。
“多谢了!这些可是有钱也难买的好东西!”二掌柜由衷感谢。 游击队负责人笑道:“你们提供的药品和资金,救了我们很多同志和乡亲的命。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只要我们有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