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量子物理专家,一位平时沉稳如山的老院士,此刻双手颤抖地指着屏幕:“快!记录!分析他的每一步操作!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谐振点的选择,每一个脉冲的时机…都是无价之宝!这甚至可能为我们指出一条绕过极低温苛刻环境的新路径!这…这简直是…艺术!”
他们当然知道这玩意儿不可能真的进行通用量子计算,但它成功地在宏观尺度上演示、甚至短暂“实现”了某些量子效应,并提供了一套看似儿戏、实则蕴含深奥物理思想的“操控”方法!其启发价值,无法估量!
林墨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调整。他松了一口气,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 整个积木闹钟结构静静地躺在玻璃罩里,细微的蓝光已经消失,和谐的嗡鸣也渐渐平息,但它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了,仿佛里面沉睡的某种东西被短暂地唤醒了片刻。
“好了!初始化完成!”林墨大声宣布,虽然这装置看起来什么都没计算,“现在,让我们向‘二进位终极思考者’提问吧!” 他拿出一个便签本,写上一个问题:“林墨是不是宇宙第一帅?” 然后他把纸条贴在玻璃罩上。 装置毫无反应。
“呃…看来它对于这种涉及客观事实的复杂问题需要更长的计算时间。”林墨面不改色地胡扯,“或者它觉得这个问题侮辱了它的智商。” 弹幕瞬间充满了欢乐的“哈哈哈”和“主播不要脸”。
但就在这片欢乐中,林墨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直播任务已完成!实时在线观众人数:10,850,431。】 【奖励发放:【量子比特动态稳定架构】知识流传输完毕;相关抗干扰算法及部分优化路径已解锁;整活点数+500。】 【评价:宿主成功将超高难度技术展示转化为大型行为艺术现场,整活效果卓越,核心信息传递完整。隐蔽式投喂达到预期。综合评分:S。】
庞大的知识流涌入,关于如何利用动态电场、磁场甚至声波场来抵消环境噪声、维持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的各种奇思妙想和严谨数学模型瞬间充斥了林墨的意识。他再次经历了从文盲到专家的诡异跨越。
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沙雕的表情,心里却翻江倒海:“原来…量子比特怕吵?需要动态‘哄着’?这架构思路…清奇啊!”
直播的最后,林墨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地总结: “看来今天的实验大获成功!我们证明了,只要心中有量子,万物皆可计算!下次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用橡皮泥和口香糖来模拟暗物质!”
他下播了。
房间安静下来。林墨看着那个耗费巨资(对他来说)和心血堆砌出来的、毫无实际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单元”,摇了摇头。 “系统,下次整点阳间的活行不行?”
他习惯性地开始收拾,同样,将一些关键的“废料”——比如沾染了超导膏剂的工具、写有初始化步骤顺序的草稿纸(故意画得像鬼画符)、甚至几个替换下来的特定型号齿轮——“无意”地留在了镜头可能拍到的角落。
他知道,真正的“计算”,现在才刚开始。
“直播间办公室”地下基地,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和狂热之中。 量子组的专家们如获至宝,几乎是以抢的架势,将所有的视频记录、音频分析、结构扫描数据瓜分一空。 “快!搭建模拟环境!尝试复现他的初始化过程!” “分析那种超导膏剂的成分!哪怕只有微量残留也要分析出来!” “他的操作序列!立刻进行数学建模!这可能是关键中的关键!” “那个动态稳定的思路…我的天!我们之前为什么没想到用谐振来对抗退相干?!” “报告!军方量子计算项目和科技大学联合实验室发来紧急通讯,请求共享部分非核心数据!” “批准!按预定密级分享!这将极大推动我们所有的量子项目!”
赵青站在指挥台前,看着屏幕上被分割成无数小块、各自进行着疯狂运算和分析的界面,以及中央那个林墨一脸“快夸我牛逼”表情的定格画面。 他揉了揉眉心。 积木…闹钟…量子计算机… 这三个词无论如何也无法正常地联系在一起。 但在那个年轻人手里,却变成了撬动未来科技壁垒的一根…看似玩笑的杠杆。
“他的运气,”赵青低声对身边的助手说,“已经好到开始颠覆现代物理学的根基了。” 助手沉默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主任,那我们…” “继续密切监控。”赵青目光深邃,“准备好下一次的‘物资清单分析’和‘意外收获’接收工作。另外…” 他顿了顿。 “提高对他的保护等级。他‘玩’的东西,越来越吓人了。绝不能出任何岔子。”
而在网络的某个角落,林墨直播的片段和截图也开始流传,引发了小范围的热议和恶搞。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是个脑洞大开的沙雕行为艺术。 但某些一直暗中关注、试图破解林墨“运气”秘密的境外情报机构和分析人员,看着那些积木、齿轮、闹钟零件,以及那短暂出现的诡异蓝光,第一次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的迷茫。 “华夏…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前沿科技…已经发展到如此…令人难以理解的方向了吗?” 一种基于错误认知的、名为“敬畏”的情绪,开始悄然滋生。
林墨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对着电脑搜索: “大量橡皮泥批发,哪种口味导电性最好?” “口香糖,能否作为常温超导体替代材料?” 系统的下一个任务,似乎已经在酝酿之中。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