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对着系统商城界面里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量子启蒙积木套件(豪华版)”和“时空谐振齿轮组(1000个装)”价格,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
“系统,打个折行不行?或者搞个分期付款?我这刚买的橡皮泥和口香糖还没报销呢!”他试图讨价还价。
【叮!检测到宿主强烈意愿,可启用“整活点数贷”服务。预支1000点,下个任务奖励扣除50%。是否接受?】
“……你真是个商业鬼才。”林墨咬牙切齿,“接受!”
于是,又一堆看起来更加离谱的包裹堆满了他的出租屋。这次除了更精细的积木、更多样的齿轮弹簧,还多了许多透明的中空管道、各种颜色的奇异小球(系统标注:模拟粒子)、甚至还有几个迷你激光笔和镜片组。
新任务的要求也变得越发刁钻:【直播过程中,需至少三次“因操作失误”完全展露核心结构内部,并伴随“懊恼”情绪表达,以增强“业余爱好者”人设的真实性及节目效果。】
林墨看着这要求,嘴角抽搐:“妈的,不仅让我搓量子计算机,还得演出笨手笨脚的效果?系统你是不是偷偷报名了演员的自我修养培训班?”
吐槽归吐槽,活还得干。
直播预告再次发出:“史上最硬核手工课!主播带你用积木和弹珠理解宇宙真理!翻车概率999%,速来围观!”
标题成功吸引了大量乐子人、手工爱好者、以及越来越庞大的“看主播到底还能多离谱”的围观群众。“直播间办公室”自然更是严阵以待,量子组、工程组、材料组专家全员到齐,分析仪器预热完毕,就等开饭。
晚上八点,直播开始。 画面里,林墨面前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台,上面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零件。他戴着一副防静电手套(但故意戴得歪歪扭扭),表情严肃中透着一丝心虚。
“家人们晚上好!欢迎来到墨哥手工课堂第一期!”他对着镜头挥了挥手里一个极其复杂的积木构件,“今天,我们的目标是——拼装一个‘宇宙真理思考者’模型!帮助我们理解那个…呃…既在这里又在那里的微观世界!”
弹幕瞬间起飞: “手工课?主播终于认清自己的定位了?” “这零件也太多了吧!我密集恐惧症要犯了!” “宇宙真理思考者?这名字中二度爆表了!” “主播能先解释一下为啥要用弹珠吗??”
“问得好!”林墨拿起一颗彩色小球,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个,红色代表正能量,蓝色代表负能量…不对,代表量子态A,绿色代表量子态B…它们在这些管道里运动,就形成了概率波!”
他拿起一根透明管道,试图将一颗小球塞进去,结果因为“紧张”,手一抖,小球掉到了桌子上,弹了几下滚到了镜头外。
“咳咳…意外,纯属意外。”林墨干咳两声,弯腰去捡球,身体“不小心”撞到了刚刚初步搭好的积木底座。
哗啦一声! 底座的一小部分被他撞塌了,几根关键承重积木杆和几个已经安装好的微小齿轮散落开来,露出了内部更加复杂的卡榫结构和尚未安装零件的空腔。
“哎呀哎呀!完了完了!”林墨顿时手忙脚乱,脸上露出非常真实的“懊恼”表情(一半是演的,一半是真怕这贵得要命的零件摔坏了),“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才刚开始啊!”
弹幕顿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哈哈哈!主播这手工能力堪忧啊!” “经典再现:主播の日常翻车!” “这内部结构有点东西啊…看起来好复杂?” “散了散了,今天估计是拼不完了。” “《宇宙真理的脆弱性》”
“直播间办公室”内,专家们却瞬间瞪大了眼睛。 “快!放大倒塌部分!聚焦内部结构!” “那些卡榫的角度!那些预留的空腔位置!记录!全部记录下来!” “还有散落出来的那几个齿轮!型号和之前不一样!有特殊的阻尼设计!” “他的撞击角度…太巧了,正好露出了我们最想看到的应力分布关键节点!” “这失误…妙啊!”
林墨一边“哭丧着脸”重建底座,一边“笨拙地”试图将那些散落的齿轮重新安装回去。过程中,他又“不小心”用工具碰歪了旁边几根已经装好的透明管道,导致整个结构的对称性看起来有些微的失调。
“完了完了,感觉越来越歪了…”他嘟囔着,额头上甚至急出了些许细汗(演技逼真),“这玩意儿精度要求太高了,我这粗手粗脚的…”
但他并没有拆掉重做,而是就着这个“微歪”的结构继续往下搭建。这个无意的(或者说,系统任务要求的)“错误”,恰好让内部几条关键的、“模拟量子纠缠”的管道交错角度发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后期的“运行”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墨的“手工课”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和“失误”合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