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沉默了。事情显然不简单。一个网红主播,一次看似荒诞的直播,一支胡乱改装的激光笔,竟然可能牵扯出一种违背当前能量认知的现象和一种从未见过的晶体结构设计?
“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我们海事部门的管辖范围。”局长当机立断,“立刻整理所有资料,包括灯塔的异常数据、直播录像分析报告、尤其是这个晶体结构的分析结果,形成绝密报告,立刻上报!直接送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安全部门!”
这份来自海事部门的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更高的层面激起了更大的涟漪。报告很快被转到了“直播间技术分析办公室”和陈老手中。
“果然,瞒不过专业人士的眼睛。”陈老看着报告,脸上并无意外,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林墨这小子,每次都想用‘巧合’、‘瞎搞’来搪塞,却总会在细节处留下真正的‘钥匙’。这次是晶体制程……虽然看起来像是小孩涂鸦,但其中蕴含的拓扑原理,恐怕才是【定向能量传导技术】能够实现的关键之一。”
李教授激动地指着屏幕上还原出的晶体结构:“看这个对称性!还有这几个能量节点(假设)的分布!这完全符合我们之前对那束蓝光低散射、高聚焦特性的理论推测!它就像一个……就像一个无比精巧的‘能量透镜’或者‘空间褶皱触发器’的简化版!虽然他的制作方式惨不忍睹,但设计理念是革命性的!”
赵教授补充:“大气折射的借口拙劣,但正好说明了他在刻意掩盖。他希望我们将注意力从能量传导本身,稍微转移到‘制造能够实现这种传导的介质’上来。他在引导我们关注材料科学,关注这种奇异的晶体!”
陈老点头:“立刻将这种晶体结构的设计思路,列为‘燧石’项目下的子项目,代号‘晶核’。集中国内最顶尖的材料学家、凝聚态物理学家和量子化学家,全力攻关!目标有两个:第一,理解其设计原理;第二,尝试复现这种晶体,哪怕只能做出功能极其微弱的仿制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对林墨的监控和保护等级再次提升。境外势力不是傻子,海事部门能发现异常,他们迟早也能。 lighthouse 的持续发光就是一个无法掩盖的信号弹。预计很快,就会有苍蝇围上来了。”
正如陈老所料,几天之内,多个境外组织和机构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那座散发着不祥(或者说诱人)蓝光的望海崖灯塔上。
某跨国科技企业旗下的“前沿探索实验室”内,首席科学家看着间谍卫星拍摄的灯塔夜景和搜集到的林墨直播片段,眉头紧锁。
“持续发光,零能量输入……这不可能。但事实摆在眼前。重点分析那个主播的激光笔,尤其是笔头的结构。”
“先生,图像很模糊,但我们的AI增强系统识别出笔头内那个被称为‘谐振增强石’的物体表面,有非自然的结构特征。初步模拟显示,这种结构可能对特定波段的电磁波有极强的汇聚和转化作用。”
“能逆向工程吗?”
“难度极大。结构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物理机制我们完全无法理解。就像给原始人看一个集成电路,他知道是人工的,但无法理解其原理和制造方法。”
“尝试接触那个主播,无论用什么方法,拿到那支激光笔,或者……拿到他本人。”
类似的对话,在几个大国的情报机构和 shadowy 组织的秘密会议室里上演。林墨的价值,因为这次“激光笔点亮灯塔”事件,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能够“无中生有”、隔空传递能量并改变物质结构的技术,其战略意义无法估量。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墨,此刻却在为另一件事“发愁”。
他收到了系统的新提示:【定向能量传导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框架)已发放,【微观结构场致重构技术】(入门)已发放。同时,系统商城也进行了更新,出现了许多与这两项技术相关的、令人流口水的进阶技术和配套设备,价格自然也是天文数字。
“【相位阵列能量聚焦器】?【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增强模组】?【物质状态编程协议】?……”林墨看着商城列表,眼睛发亮,又看了看那高昂的科技点要求,叹了口气,“穷啊……得想办法整个大活,狠狠赚他一笔。”
他并不知道海事局的报告和境外势力的蠢蠢欲动,但他能感觉到,之前的直播似乎闹得有点大。他浏览着网络上的讨论,看到很多人开始认真分析他的“激光笔改装”,尤其是那块“石头”。
“嗯……看来晶体的思路抛出去了。”林墨摸着下巴,“下次得换个方向,不能老在能量和材料上打转……系统,有没有那种……偏向生物或者信息层面的活?”
系统界面闪烁了一下,没有直接回应,但林墨感觉,下一个任务恐怕已经在酝酿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