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还展示了一个小小的、类似陀螺仪的装置,声称是用来在烟花上升过程中稳定姿态的“自制稳定器”。
弹幕纷纷表示怀疑:
“这玩意儿能飞起来吗?别原地爆炸了!”
“主播,安全第一啊!我可不想在社会新闻上看到你!”
“这造型……过于抽象了,我感觉我的艺术细胞受到了侮辱。”
林墨无视了这些吐槽,开始详细讲解他的“设计理念”:“传统烟花追求的是爆炸瞬间的绚丽,但我们这次要的是轨迹!是结构!所以,我对发射药量、弹体结构、开爆时间都进行了‘微调’。”
他打开一个自制的模拟动画,上面显示着无数光点按照复杂的时序和轨迹在夜空中汇聚,最终形成一个旋转的立方体框架。
“看,这就是我的目标!通过精确计算每一发烟花的升空时间、爆炸高度和抛射角度,让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光点,在夜空中如同被无形之手操控,精准地停留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构成一个短暂却稳定的三维图像!”
这番话说得天花乱坠,模拟动画也做得有模有样,但观众们依旧将信将疑。毕竟,理论和现实,尤其是和林墨的“整活”现实,往往隔着一条东非大裂谷。
表演地点选在了市郊一处经过批准、远离居民区的空旷河滩。夜幕降临,河风微凉。直播设备早已架设好,无人机在空中待命,准备从多个角度捕捉这场前所未有的烟花表演。直播间的人气空前高涨,无数人翘首以盼,想看看林墨这次是能创造奇迹,还是再次贡献一场盛大的“翻车”现场。
林墨站在一片划定的安全区域内,面前是数个连接着复杂线路的发射基座,上面插满了他那些“特制”烟花。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标志性的、带着点紧张和兴奋的笑容。
“家人们,见证奇迹……或者见证事故的时刻,到了!”他高声喊道,“本次表演,旨在探索烟花艺术的无限可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大家切勿模仿!”
说完,他按下了手中那个看起来像是老式游戏机手柄的“发射控制器”。
“咻——”
第一发拖着尾焰的“绘标弹”刺破夜空,带着奇特的旋转,在一个精确的高度猛然炸开。没有绚烂的花团,只有数颗亮度极高、持续时间较长的光点,呈一个小的圆形分布,如同星座中的一颗星。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不同型号、不同装药的烟花按照严密的时序接连升空,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炸开,抛射出更多的光点。
起初,观众们还有些不明所以,只觉得这些烟花爆炸得有些“单调”,完全没有传统烟花的华丽。但随着升空的烟花越来越多,夜空中的光点逐渐密集起来,一些敏锐的观众开始发现端倪。
“等等……这些光点,好像不是在乱飞?”
“它们……它们好像停在了空中?”
“不对!它们在构成图形!”
只见夜空中,那些明亮的光点并非转瞬即逝,而是诡异地悬浮了片刻,并且彼此之间,似乎有微弱的光线连接?不,那不是光线,是视觉暂留和精确位置关系造成的错觉!它们正在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巨大无比的、正在缓缓旋转的——立方体框架!
每一个顶点,都由一簇光点精确标记;每一条棱边,都由一连串依次亮起的光点清晰地描绘出来!这个由光点构成的立方体,就那样稳定地悬浮在深邃的夜空中,缓缓自转,结构清晰,仿佛是由星辰打造的牢笼,又像是神灵随手掷出的几何玩具!
“卧槽!!!!”
“三维的!真的是立体的!”
“我眼花了?烟花能在天上定住?”
“这不是特效吧?无人机拍的是实景啊!”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直播间彻底沸腾了!弹幕如同海啸般淹没屏幕。所有的质疑、调侃,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震惊和赞叹!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烟花的认知范畴!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立方体框架维持了约十秒钟后,开始如同溶解般消散。但紧接着,更多、更复杂的烟花序列被发射升空。
夜空中,光点再次汇聚,这一次,它们勾勒出了一个优美的、无限循环的符号——莫比乌斯环!那扭曲的、只有一个表面的三维结构,被光点清晰地呈现出来,甚至能看出那奇特的拓扑性质!
莫比乌斯环之后,是更加复杂的DNA双螺旋结构!两条由光点构成的主链相互缠绕,中间的“碱基对”也用不同颜色的光点加以区分,尽管简化,但其双螺旋的精髓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次结构的成功呈现,都引来直播间一阵更胜一阵的惊呼。这已经不是什么烟花表演了,这简直就是一场神迹,一场颠覆物理常识的视觉盛宴!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专家们紧紧盯着屏幕,呼吸急促。
“不可思议……他居然真的做到了!”一位弹道专家喃喃自语,“这种控制精度……他到底是怎么解决空气扰动对微小颗粒轨迹影响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