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引发的室温超导震荡尚未平息,物理学界仍在为那匪夷所思的悬浮现象与看似关键却又无法复制的“诱导剂”而争论不休、焦头烂额之际,“整活国运系统”的新任务,已如一位无声的刺客,悄然潜入了一个更为幽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又难以捉摸的领域——人类的大脑与意识。
【整活任务发布:直播播放一段自制的“助眠背景音”,声称其能辅助睡眠与学习。直播期间,需有至少一千名在线观众反馈睡眠质量提升,并能清晰回忆起背景音中嵌入的特定学习内容(由系统提供)。】
【任务奖励:【潜意识信息植入音频编码技术】(初级)。备注:声波为钥,潜入心海。于无意识之港,播撒知识之种。】
林墨看着光幕上的任务描述,眉头微挑。相比于之前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物理整活,这次的任务显得更加“柔软”和“内在”。潜意识信息植入?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概念,涉及的是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前沿,甚至略带一丝禁忌色彩。
“用声音往人脑子里‘塞’东西?还要让人睡得香、记得牢?”林墨摩挲着下巴,眼中闪烁着感兴趣的光芒,“这活儿……有点意思。玩得好,是造福社会;玩砸了,怕不是要被人当成搞精神控制的邪教头子。”
他立刻意识到,这次任务的难度和潜在风险都极高。如何让观众相信一段背景音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如何确保“植入”的信息能被准确回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再次“自然”地将关键技术泄露出去,同时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伦理争议?
系统适时地提供了关键支持:一段长约一小时的、听起来极其普通甚至有些单调的音频文件,以及一份需要嵌入的“学习内容”——一百个看似随机组合、涵盖多个语种且毫无明显逻辑关联的单词和短句列表。
林墨研究了一下那段音频。用专业的音频软件打开,其波形图看起来就是一片平稳的、类似风声、雨声和轻微电流嘶鸣混合的白噪音,频谱分析显示其能量分布也相当均匀,乍看之下,与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助眠音效并无二致。
“看起来人畜无害嘛……”林墨滴咕着,开始筹备直播。
几天后,直播预告发出——“失眠克星?记忆加速器?今晚直播,体验我亲手调制的‘深度睡眠学习白噪音’,睡着也能涨知识!”
直播标题一如既往地吸引眼球且充满争议。开播时间特意选在了晚间流量高峰,也是许多人准备休息的时间段。
直播开始,林墨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小院或工作室,而是坐在一个布置得格外温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面前只有一台电脑和一个高质量的麦克风。背景是虚拟的、缓慢旋转的星空图。
“家人们晚上好!今天不搞那些硬核物理了,我们来点软的,关爱一下大家被生活蹂躏的神经和记忆力!”林墨的声音也刻意放得轻柔舒缓,“相信很多人都被失眠、多梦、睡不好,或者学了就忘这些问题困扰吧?今天,我就要挑战一个不可能——用一段我‘精心调制’的背景音,帮你睡个好觉,同时,还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一些东西!”
弹幕立刻活跃起来:
“来了来了!主播终于对大脑下手了!”
“睡着学习?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吗?”
“听起来像智商税……”
“我赌五毛,又是某种黑科技的伪装!”
“最近确实睡不好,试试就试试。”
“记住什么?不会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吧?”
林墨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卖了个关子:“在播放音频之前,我们先做个小测试。我会快速闪过一组单词,大家尽量记,看看能记住几个。”说完,他共享屏幕,快速展示了那一百个系统提供的、毫无关联的单词和短句,每个停留时间不到一秒。这几乎是不可能完全记住的任务,弹幕纷纷表示“眼花缭乱”、“一个都没看清”、“记住三个算我赢”。
“好了,我知道大家没记住多少,这很正常。”林墨关闭共享,“现在,请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戴上你的耳机,调整到合适的音量。接下来的一小时,请伴随这段音频,尝试放松、入睡,或者放空大脑。一个小时后,我们再来测试一下,你还记不记得刚才闪过哪些词。”
他顿了顿,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当然,睡眠质量提升,是首要目标。祝大家好梦。”
说完,林墨点击播放了那段系统提供的音频,自己则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仿佛也沉浸其中。直播画面保持着舒缓的星空背景,音频信号通过高保真设备清晰地传输出去。
起初,听众们的感觉和预想的差不多。那确实是段质量不错的白噪音,混合了轻柔的雨声、稳定的风声和一种类似老旧收音机空频的微弱嘶嘶声,营造出一种隔绝外界干扰的宁静氛围。许多本就有些困意的观众,很快便感觉到精神放松,眼皮开始打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