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聆听的深入,一些敏锐的、或者本身就对声音敏感的人,开始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这声音并非一成不变,在稳定的基底噪音之下,似乎隐藏着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规律性波动的“脉动”。这种脉动并非听觉上的旋律或节奏,更像是一种作用于更深层感知的“推力”,如同看不见的潮汐,轻柔而持续地冲刷着意识的岸边。
更奇特的是,一些听众在似睡非睡、意识朦胧的“临界状态”时,仿佛能“听”到一些极其短暂、转瞬即逝的“幻听”——那不是清晰的语言,更像是某种信息的“影子”或“回声”,与之前闪过的那组单词列表中的某些片段,隐隐对应。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稳定在数十万,弹幕的滚动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内容也从最初的调侃猜测,变成了“好像有点困了”、“声音挺舒服”、“我先眯一会”之类的反馈。
一小时很快过去。音频播放完毕,林墨“适时”地“醒”了过来,伸了个懒腰,对着麦克风轻声呼唤:“好了家人们,时间到。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人真的睡着了?或者感觉精神放松了很多?”
沉寂的弹幕瞬间复活,并且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但内容却与一小时前截然不同!
“卧槽!我居然真的睡着了!深度睡眠!多久没这么舒服了!”
“我没完全睡着,但整个人特别放松,脑子里的杂念都没了!”
“神奇!我平时失眠很严重的,听着这个居然半小时就睡了!”
“同感!睡眠质量超高,现在感觉神清气爽!”
“+1,而且我好像还做了个很平静的梦。”
几乎是一面倒的正面睡眠反馈!
林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进入了关键环节:“那么,现在我们来试试记忆力。还有人记得一小时前,我快速闪过的那组单词吗?随便说几个试试?”
起初,弹幕还有些犹豫,零星地冒出几个常见的、可能蒙对的单词。但很快,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准确地打出那组单词列表中的生僻词、多音节词甚至短句!
“Kaleidoscope!”
“Serendipity!”
“量子涨落。”
“斐波那契数列。”
“El Psy Congroo.”(列表中的一句无意义但独特的短句)
“氦核聚变截面。”
……
这些词汇从成千上万不同的ID下涌现出来,准确率之高、覆盖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巧合和概率能够解释的范畴!仿佛那一百个单词,真的在听众们无意识的状态下,被悄无声息地“植入”了他们的记忆之中,并在需要时被轻松提取!
直播间彻底炸了!
“我的天!我怎么会记得这个词?我根本没刻意记!”
“我也是!‘各向异性’这个词我确定我之前不会拼写!”
“见鬼了!这音频真的能往脑子里塞东西?!”
“细思极恐!但……好像有点好用?”
“主播你老实交代,这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不仅仅是普通观众,所有在幕后监听这场直播的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信息专家,以及各大科技公司专注于人机交互、脑机接口、认知增强的团队,全都感到一股寒意沿着嵴椎窜了上来!
改善睡眠或许还可以用心理暗示、声音放松效应来解释,但这种大规模、高准确率的定向信息记忆增强,已经完全超出了现有认知科学的理解范畴!这不再是简单的助眠,这是直接对记忆编码过程的干预!
“办公室”内,相关的专家们同样震惊,但更多是狂喜。他们知道,林墨又一次触碰到了一个足以改变未来的技术领域。
“不仅仅是睡眠促进!这是确凿的潜意识信息传递与固化证据!”
“音频中一定嵌入了我们无法直接感知,但大脑特定区域可以解码的信息编码!”
“这种技术……如果应用于教育、特殊技能培训、甚至心理治疗……”
“立刻分析音频数据!寻找隐藏的编码模式!”
直播画面中,林墨看着彻底失控的弹幕,脸上露出了“计划通”但又混合着一丝“被拆穿”的“尴尬”表情。他干咳两声,试图“解释”:“啊哈哈……大家效果都这么好吗?看来我的‘独家白噪音配方’确实有点东西哈……其实就是一些特定频率的声波组合,可能恰好激发了大家的α脑波什么的,促进了深度睡眠和记忆巩固……对,科学原理就是这样!”
他越是试图用现有的、浅层的科学概念来解释,就越是显得欲盖弥彰。
就在这时,他似乎是为了增强自己说法的可信度,操作电脑,点开了那个音频文件的工程界面,共享给了直播间观众。“看,这就是音频的频谱,我没骗大家吧,就是些风声雨声……”
他的鼠标在频谱图上“无意”地划过几个特定的频段区域,这些区域在视觉上似乎并无特别,只是能量稍微集中一点点。然而,在他划过的瞬间,也不知是“手滑”还是刻意,他快速地在旁边的参数栏里输入了一串极其简短的、看似随机的数字和符号组合,像是某个滤波器的设置参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