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铁电池”引发的能源界震荡尚未平息,林墨的直播间却先迎来了一波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几天之内,他那原本只是堆放些废旧电子元件和整活道具的工作室角落,几乎被各式各样的锈蚀金属件淹没。这些“礼物”来源五花八门:有自称是“热心粉丝”寄来的,包裹里装着老家带来的、锈迹斑斑的锄头碎片;有匿名快递,打开是一块仿佛刚从海底打捞上来的船体钢板,散发着咸腥与铁锈混合的气息;甚至还有本地废品收购站老板亲自开车送来几大麻袋“精品锈铁”,拍着胸脯表示“林大师你要的货,俺们管够!”
林墨对着直播镜头,指着那堆几乎要顶到天花板的“锈铁山”,脸上是恰到好处的苦恼和浮夸的抱怨:“家人们,谁懂啊!我就是做个实验,现在我家快变成废铁回收站了!这玩意儿占地方不说,关键是——它处理起来麻烦啊!”
他拿起一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尖锐、覆盖着厚厚红褐色与黄褐色混合锈层的铁块,眉头紧锁:“你们看,这些锈铁,来源不明,成分未知,表面状态千差万别。有的锈得太厉害,结构都酥了,一碰就掉渣;有的外面看着锈,里面还是硬疙瘩,导电性不均匀;还有的沾着油污、泥土、甚至不明有机物……直接用我上次那方法,效果不稳定啊!”
弹幕纷纷调侃:
“哈哈哈,主播玩脱了吧!”
“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填完!”
“建议主播开个锈铁博物馆,门票收入说不定比直播打赏高。”
“所以‘永恒电池’计划夭折了?”
“早说了不靠谱,锈铁要是能发电,我把我家车库那辆破自行车吃了!”
林墨看着弹幕,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一下,随即换上一种“被逼到绝路只好拿出压箱底本事”的表情:“夭折?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为了我的‘永恒电池’大业,也为了我家不被这些破铜烂铁占领,我决定——祭出我潜心研发(其实就捣鼓了两天)的‘锈铁预处理终极方案’!”
他推出来一个小推车,上面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塑料桶、几个喷壶、几个刷子,以及几个贴着不同标签的试剂瓶。
“今天,不搞发电了,咱们来个直播预处理锈铁!”林墨挽起袖子,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目标是:将这些形态各异、成分复杂、‘健康状况’不良的锈铁哥们儿,变成适合制作高效电池的‘标准电极材料’!”
他首先强调“安全第一”,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然后将几块最具代表性的锈铁样本放在铺了防污染垫的工作台上。
“第一步,物理清创!”林墨拿起一把钢刷和一把小锤子,“对于附着不牢的疏松锈层、泥土、油污,我们先给它来个‘刮骨疗毒’!”他小心翼翼地用锤子敲掉大块易脱落的锈垢,用钢刷打磨表面,去除明显的污染物。粉尘飞扬中,他还不忘吐槽:“看看,这清理下来的,都是无效负载,影响发电效率的元凶!”
物理清理完毕,几块铁片露出了相对“干净”但依然锈迹斑斑的表面。
“第二步,化学沐浴!这才是关键!”林墨拿起一个装有透明液体的喷壶,“这是我调配的‘去污活化一号液’,主要成分是……嗯,柠檬酸和表面活性剂。酸性环境可以溶解部分不稳定锈层,表面活性剂能帮助剥离油污和细微颗粒。”
他将“一号液”均匀喷洒在铁片表面,静置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可以看到,冲洗下来的水带着浑浊的黄褐色,铁片表面的锈色似乎均匀了一些,某些区域的金属光泽隐约透出。
“光这样还不够。”林墨又拿起第二个喷壶,里面是另一种略微粘稠的无色液体。“对于一些顽固的锈层,或者我们需要更精确控制表面状态的,就要请出‘二号转化液’了。这里面含有……磷酸盐和特定的络合剂。”他一边说,一边“随手”将喷壶的标签在镜头前晃过,上面清晰地印着:
【锈层转化剂 - PCT-02】
核心组分:磷酸二氢锌/ 有机膦酸络合剂 / 纳米硅溶胶
功能:促进不稳定锈层向致密保护膜转化,构建多孔道前驱体。
“这东西能在锈层表面发生反应,把那些松松垮垮的FeOOH、Fe?O?什么的,部分转化成更致密、更稳定的磷酸铁化合物膜,同时呢,这个膜它还不是完全致密的,会形成一些微孔,为后续的发电反应提供通道和活性位点。”林墨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着,手上动作不停,将“二号液”仔细涂抹在另一块锈铁上。
处理完后,他将这块铁片放入一个装有温水的小塑料盒中,“给它做个SPA,加速反应。”
等待期间,林墨又展示了第三种处理方式。他取来一个小的超声波清洗机,倒入一些清水,然后加入了几滴来自一个小棕瓶的液体。“这个是‘深度渗透助剂’,主要是一些小分子醇类和……嗯,界面改性剂。”同样,棕瓶上的标签在镜头前停留了片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