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的鲜血在青石板上漫开,像一幅破碎的九州地图。李昪拂袖起身,龙袍下赫然露出星槎的星图纹绣:
“陈卿既已目睹,朕便直言——星槎许朕长生之术,这龙椅,朕还可以坐三百年。”
殿门轰然洞开,赵匡胤持剑闯入,身后禁军刀甲森寒。陈远暗自握紧袖中雷吼铳,却见赵匡胤剑尖一转,竟指向李昪:
“臣救驾来迟!逆贼冯道何在?”
李昪脸色骤变:“赵卿,你...”
“冯道勾结星槎,欲献九鼎求荣,陛下受惊了。”赵匡胤抢步上前,状似护驾,却巧妙隔开陈远与李昪。在他身影遮挡下,陈远看见禁军正在悄悄清理冯道尸首。
电光石火间,陈远恍然大悟——赵匡胤在导演一出双簧!
“逆党已诛。”赵匡胤转身拱手,“请防御使移步偏殿议事。”
---
偏殿烛火摇曳,赵匡胤褪去甲胄,露出内衬的素服:“冯相三日前便密告于我,陛下...早已被星槎蛊惑心智。”
他展示冯道遗书,上面详述李昪如何被星槎的“迷心术”控制,而真正的玉玺早已被调包。
“星槎五鼎不假,但缺了传国玉玺,终究是死物。”赵匡胤指向宫城方向,“真玺就在...”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众人冲出门外,只见夜空被九道诡异的光柱撕裂——星槎竟提前启动了五鼎之力!
玄玑的声音通过某种扩音装置响彻全城:
“子时之前,不见北疆定脉塔枢纽,汴京将化泽国!”
黄河怒涛声已隐约可闻。城中百姓惊惶奔逃,禁军竭力维持秩序。
陈远突然冷笑:“他们不敢。”
“何以见得?”
“水淹汴京,会毁掉藏在城中的第六鼎。”
根据《鼎鉴》记载,汴京地下埋着豫州鼎。星槎若真要水攻,早该动手——他们是在虚张声势,争取时间寻找真鼎!
赵匡胤立即调遣禁军全城搜鼎。然而一个时辰后回报:所有可能藏鼎的地点皆已掘地三尺,一无所获。
凌素雪却在检查宫城水系图时发现异常:“你们看,这些水渠的走向...”
汴京水网暗合北斗之形,而“天权”位恰好是...陈远暂居的驿馆!
众人疾驰返回,果然在驿馆水井下的暗格中发现了豫州鼎。更令人震惊的是,鼎中藏着的不是镇物,而是一卷宇文恺亲笔《谏君书》:
“臣恺泣血谨奏:星槎非殷商遗脉,乃海外妖人。彼等畏九州龙气,故欲毁鼎断脉...”
随信附着的星槎海图显示,他们的故土正在沉没!夺取中原,是为种族存续!
---
子时将至,黄河咆哮声震耳欲聋。玄玑发出最后通牒:
“一刻钟后,开闸放水!”
危急关头,陈远做出一系列令人费解的部署:令铁山营在城西筑堤,却故意留出缺口;派幽云骑焚烧星槎在城外的营寨,但纵火点远离粮草。
“当家这是...”老鹰疑惑。
“他们在试探。”陈远指向夜空,“若真能水攻,何必等我们反应?”
果然,当一刻钟期限到来时,洪水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星槎舰队的全面进攻——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水攻手段,纯粹在虚张声势!
真正的杀招此刻才显露:皇宫突然燃起大火,李昪在混乱中失踪。同时各地急报,吴越、楚、蜀等藩镇纷纷宣布“清君侧”,率军直扑汴京!
“中计了!”赵匡胤怒斩信使,“他们在调虎离山!”
星槎真正的目的,是让中原内战,好趁乱集齐九鼎!
陈远却异常平静:“未必是坏事。”
他展开最新绘制的势力图:各路藩镇的进军路线,恰好形成一张围猎星槎的大网。
“传令北疆:启动‘龙吟’计划。”
凌素雪闻言色变:“你要动用那个?”
“星槎既畏龙气...”陈远抚摸着豫州鼎的纹路,“便让他们见识真正的九州龙脉!”
当夜,九道狼烟从汴京升起。与此同时,北疆九座定脉塔同时转向,能量光柱在夜空中交织成巨龙形状。
玄玑在星槎主舰上首次失态:
“不可能!他们怎会懂得召唤...”
话未说完,东海方向突然传来海啸般的巨响。月光下,一座巨大的海岛轮廓缓缓浮现——那形状,竟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般无二!
赵匡胤望着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喃喃自语:
“原来...宇文恺留下的最后手段是...”
陈远接上他的话:
“唤醒沉睡的东海龙城。”
喜欢从流民到燕云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从流民到燕云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