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慕一见天颜。
黑压压的人头,吓了船上的禁军统领赵金儿一大跳。
“怎么这么多人?”
燕云,冀北,辽东都是从金人手里收复的土地。
民心是否归附未可知。
矿里还有赎罪的战场俘虏,码头上这么多人虽然在行礼,万一出几个刺客怎么得了。
连忙拉着刘锜,岳飞,韩世忠,让他们的亲卫,部将,帮忙盯着维持秩序。
“太后,新帝,靖王,康王在民间万家生佛,好多人家里都不供神仙,给张贴太后的画像供奉香火了,长公主,以后这样的事情免不了了,你得提前扩充禁军,为太后出行打前站了!”
刘锜以前就是禁军统领,看着赵金儿有些迷湖的样子,不由的好笑。
临海居要人留守,太后出行也不能少了禁军。
他的意见得到了宗泽的附和。
“贤福长公主,你今天就拟定条陈,我让枢密院负责审阅呈送,下午就让太后批了。这几年大宋变化太大了,军制也要跟上时局!”
“好呢,谢宗帅,谢刘将军!”
“其实这事也怪我等,在登州坐了一段火车不过瘾,又跑来冀北!”
宗泽瞧不上赵佶,可是对赵佶这些个女儿,喜欢的很。
知耻而后勇,全权报国之志。
能吃苦行军,不矫情,处置军务细致入微,公正廉明,还能擂鼓为将士鼓气。
爱屋及乌,也顺便帮赵金儿解围。
“贤福长公主不用太担心,冀北能到码头来的,不是垦殖军团和家属,就是登州派到这里的工匠,至于那些矿工,当地人,都被迁到辽东去了!”
冀北从开矿,冶炼,到机械制造,造船一套产业链,工匠,管事都是登州零敲碎打迁过来的。
黄灿对这些人知根知底。
他认为问题不大,之所以他们一下子看见这么多人,是因为登州一边在抽调,一边在补充。
错觉就是登州没少人,这边一下子冒这么多人。
大宋目前吏治清明,黄灿自信百姓过的比仁宗时候还好。
又没人敢跟太后争权,行刺这种事,应该不太可能发生。
“那也得注意太后和新帝安全,道路该清场清场,那些告状的,我们来管就好了,金狗很坏,战场上打不过我们,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大宋现如今大片疆域等着我等开拓,国事蒸蒸日上,百姓安康富足,因为一个不留神被打断了,太可惜了!”
尽管武将出身的张叔夜现在不带兵了。
可他很喜欢监察官吏的这份差事。
亲眼在各地看着大宋吏治清明,百废待兴,很有成就感。
胶州湾,明州两个船厂打造的船舶都供应内河水师,张叔夜监察部还分到一条船专用。
今天又跟着太后一起看李敬设计,乔清澜制造的火车,真心的期盼全国各地都能有铁路。
这样哪怕是很多无法通航的地方,也能迅速抵达,展开巡视。
“我是做梦都没想到,这蒸汽机这么神奇,不仅可以让船只无风自航,连陆地上的也可以跑起来,还跑这么快!”
“不但是跑得快,还拉的多,几万斤的铁,媒,拉着这么一跑,一会功夫就到了,得剩下多少牲畜力,人力!”
“你们没听乔海说,自从火车开始运行,造船的速度,立马就上来了!”
“有冀北这样一个比登州还大的船坞,我大宋打造舰艇的能力至少增加两倍,船多以后水师可以同时开辟西洋和靖康大陆的定期巡视,把西洋,靖康大陆的金银财货都运回来!”
一群文臣武将,在登州坐了一回小火车还不过瘾。
跟赵柔嘉一样,听说冀北这边也有火车了。
连忙过海来看。
唯一遗憾的是,乔海忙着盯造船,没有参与火车制造,乔清澜比较闷,光干活,不给他们介绍。
就这样,文臣武将都特别喜欢李敬这个小妾,因为男女有别。
不好意思跟过去。
反而埋怨起了李敬,刚回来,登州才呆了两天,不好好陪陪乔清澜这个有功之臣。
一熘烟跑到南洋去了。
也不知道南洋有什么东西让他这么急。
倒是李纲和梁扬祖脸皮厚,跟在朱琏身后。
“太后,论说你就不该放靖王去南洋,船队远航时候,乔娘子,顾娘子在家忙的昏天黑地,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就该给他下个教旨,让他好好在家陪清澜和无双!”
李纲巡视两浙,在梁扬祖和赵佶的提醒下,他专门关注了大宋民生,物价,对于李家各地开设的批发场,货栈,收集了太多百姓意见。
个批发点严格控制了市场价格,鼓励各工坊研制实用民生的物品。
皇家银行同步跟随,大宋钱币,物资流通天下。
对这套供销体系推崇备至也不为过。
以往大家都羡慕李敬家里如花似玉,才情满腹的侍女。
现在李敬两个能干的小妾,也被李纲认同了。
还当着朱琏的面,抱怨李敬薄情寡义,冷落大宋有功之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