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就没有事事如意的事情,宋军可控,军心可用,宗帅不要担忧!”
也是,当初金人何其猖狂。
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海上之盟长驱直入灭辽国,再攻宋,战无不克。
哪位宋将面对金兵不是战战兢兢。
偏偏李敬不,麾下一千不到的商队,民夫就敢叫板完颜宗望数万金军。
一路从血战中杀到今天的地位。
偏偏少年只是错觉,胸中是百战之魂。
赵桓真要是明君,就该容下功勋之臣,支持他们开疆拓土,为宋人争夺生存空间,也会处理好跟李敬的关系,不来招惹李敬。
其实宗泽还真是高估了赵桓搞事的能力。
登州,汴梁,跟折彦质,钟彦郁见面,一场谈话交流下来。
他很失望。
两个武将忒老实了,根本没有李敬那副张扬跋扈的劲。
别说李敬,就是跟李敬关系莫逆的关胜,种彦鸿,岳飞,韩世忠相比,差距也很大。
至少这些武将不憷自己这个皇帝。
自己也隐约能看见战场上,这些人身先士卒的风采。
要重用两人抗衡其他武勋,比让周宁重建皇城司还不靠谱。
“上皇,好好休息,不要想太多!”
朱琏监国数年,各种历史转折都是对决策者的煎熬,心思比昔日做太子妃,皇后时候,不知道稳沉了多少。
她知道赵桓不撞南墙心不死,只能劝,至于劝不住,到时候再说,她不觉得李敬会不买她的情面。
“李敬小子虽然能干,才华横溢,可也挺没规矩的,你说,父皇为什么提议让柔嘉立他为帝婿?”
“父皇让李易安传话,妾身也不知道其中意义,请教过郑太后,郑太后却说父皇此等决策,无比睿智!”
“郑太后会这么说?”
别看郑怜玉辞位了,赵桓这两口子对郑怜玉的那个敬重,不低于她没辞位之前。
“她说曹操也好,司马懿也好,未必一开始就谋逆,组建势力为自保,也为舒展胸中抱负!”
赵桓点头,历史中迷雾说不清楚,或许两人在位时候,未必如史书所说苛待主子,一心谋逆。
可是朱琏接着的话让赵桓目瞪口呆。
“可曹操,司马懿的后人都反了,父皇所忧,无非是李敬的后人,与其养虎为患,不如移花接木,反正李敬还年轻,早早拴住李敬,让李敬后人成为赵家人!”
还有这种操作?
父皇真是这么想的?
回想起周宁等人都说过,李敬手中有一个掌中雷,十步杀一人,他至今没有大量装备军队。
周宁还说,李敬在冶炼,机械上的所学,也没有完全学以致用,有所保留。
可能只会教授给自己后人。
赵桓顿时一身冷汗。
喜欢从靖康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从靖康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