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联络两方的桥梁,这正是他最擅长的。
他从容答道:“王爷,这着实是上策。既然有所行动,我也不妨去边境亲自视察,遣回一些陆地以示诚意。到时或可以此为名,为日后出兵制造舆论。这小小的舍弃,将得到的利益比之更大的得多。”
朱权闻言,也笑了。
和李景隆合作,这是他迄今为止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有了他在中间牵线搭桥,自己与朝廷之间的博弈,朱权自信能占上风。
李景隆离开后,朱权心中便开始筹划起来。
要在朝廷出兵前采取行动,争取时间不多,必须速战速决。
第二日,朱权便向下属发出命令,要求选派精兵,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完毕,准备随时出兵。
而后又传召将军来面谈,说明了这次出兵的目的。
这个将军是朱权培养起来最得力的大将,对局势也十分熟悉,朱权需要他来领导这次的出兵。
将军听完朱权的打算,也觉得这是上上之策。
他站起身,向朱权拜道:“王爷英明,这次出兵的举动既可以博得百姓民心,也可以在对方发兵前先发制人,取得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能够夺取得到韩王的领地,这样又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让所有人都没有后顾之忧。臣领命出兵,定会完成王爷交代的使命。”
朱权点点头,对他的才能和忠诚深信不疑。
朱权转头看向沈落,道:“沈大哥领精兵而去,直接出兵边境。在那里割让几座边城,以示诚意,然后就可以返回。在途中,沈大哥要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在那里布置一个密营,以备日后出兵的需求。这次行动要迅速果决,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遵命!”沈落也拜道,“臣这就速速集合部队,立刻出兵。一定不辜负王爷的期望,完成这次的行动。”
沈落离开后,朱权默默看着他们的背影,这次的行动若成功,将为他与朝廷的较量中取得先机。
现在只希望两人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而李景隆那边也要尽力与朝廷周旋,争取最大的战略利益了。
未来,将会是朱权与朝廷之间又一场精彩的较量。
……
朱鉴到达了约定地点,谷王和辽王终于也来了。
这两位王爷倒也是十分的守时,如此的话倒也不耽误正事。
万一燕王在期间惨败,那么退回来他们这些人还能够接应他一番。
谷王和辽王一同到达,策马到了朱鉴身旁。
朱鉴迎上前,微笑着拱手道:“谷王,辽王,两位来得真是巧,正合我意。”
谷王笑道:“朱将军说笑了,我们能来得及时,也是运气。”
辽王顺口接道:“朱将军发出消息,我们自然要尽快赶来。”
朱鉴微笑着说:“两位殿下,今天天气真好,出门来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谷王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是啊,这个季节的天气宜人,真是难得。”
辽王也附和道:“是啊,走在路上,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朱鉴说道:“两位殿下,我之所以请你们前来,是因为最近边境的情况比较紧张,需要与您们商讨一下对策。”
谷王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没问题,我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辽王也表示同意:“是的,我们知道边境局势比较紧张,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不过谷王说道:“此事不急在这一分钟,听说最近朱将军深得宁王器重,恭喜啊!”
朱鉴微笑着说道:“是啊,王爷器重我,我真的很开心。”
辽王也表示祝贺:“是啊,这可不容易,恭喜恭喜!”
谷王接着说道:“我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听说你最喜欢的书法家最近发表了一篇新的作品。”
朱鉴听了,感到非常惊喜:“真的吗?我一直非常喜欢他的书法,一定要去看看。”
辽王也表示赞同:“是啊,他的书法真的很不错,我也很喜欢,朱将军需要的话,以后我们带来和朱将军一起品鉴如何?”
朱鉴说道:“书法的事情就到这里,两位殿下,两位真是响召即来,朱某心中有数。那么,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说正事吧。”
谷王道:“王爷真是一语中的,我们就怎么布防工事开始商量吧。”
朱鉴点头道:“防御攻势,我们首先要确定防线。我看可以在悬崖峭壁之间修筑栅栏,利用地形加强防御。”
辽王赞同地道:“朱将军言之确当,利用悬崖峭壁修建栅栏防线,可以避免骑兵突袭,是个上策。”
朱鉴道:“那么防线一定,我们还要考虑营寨位置。我看最好选在山脊之上,视野开阔,有利监视行动。”
谷王点头道:“选在山顶修筑营寨,确实可以监控动向,有利防御。而修筑在山坡,又能避免遭受投石器攻击,这设计可行。”
朱鉴道:“营寨地点定下来,我们还要部署防御武器。我军有弓箭手三万,可以分布在栅栏沿线,一旦敌军进犯,射击加强防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