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全天下的百姓能够对这些孤儿产生一些同情之心,那样不知道有多少的孩子能够存活……”
“不仅你要去,还要带着咱们的孩子文疆一同前去,这也算是为孩子祈福的一件善事……”
皇帝都这么说了,又是为这天下孤儿,又是为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徐妙锦也只有听命。
第二天在宫中侍卫的护送之下,朱允熥和徐妙锦便抱着皇子朱文疆一同前去养济院……
这件事写在周报之上,也立刻引来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陛下仁德,皇后贤淑啊……”
“是啊,陛下和皇后如此关心这些孤儿,实在是为咱们百姓做了表率,以后看见孤儿可真得心存慈善……”
“以后我这铺子,每天都拿出一笼包子分给穷人!陛下仁德,咱们也不能小气!”
“是啊,怪不得太上皇称赞陛下为仁孝贤君,实在是有一代明君的风范……”
“太上皇把咱们百姓放在心窝里面,如今陛下也是爱民如子,是咱们的福气!”
“不错!以往的朝代哪里听说皇帝皇后会看顾这些孩子,对孤儿好,对咱们百姓也绝不会差!”
这些百姓的反应,都在朱允熥的意料当中。
自己在百姓当中的声望日益提高。
经过后世资讯狂轰滥炸的宣传,如果还不能学习一点皮毛,那真是蠢笨至极了!
前段时间,进入四月之后,晋王朱棡就生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一连烧了十余日,不止一次丧命的危险。
朱允熥让太医院里负责给他诊病的太医和院判干脆在晋王府里面住着,以便随时照料病情。
还有周王朱橚,几乎也住在了晋王府,和太医们一起当你该如何诊治。
因为害怕朱元章担心,所以就没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不过在和朱元章的说话里面,朱允熥能感觉到朱元章已经知道了,只不过念在自己一片孝心,所以并没有直说罢了。
朱元章也知道一个大明藩王如果病死在京城,会产生怎样的震动。
所以之前就不止一次劝说朱允熥,让晋王回到自己的封地,只是朱允熥一概不准,朱元章也无话可说。
现在晋王病重,朱元章的忧虑就更加深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如果再让晋王回去,那就等于要害他的性命!
一面担心自己儿子真的死了,虽然晋王有时候混蛋,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一面又害怕自己的孙儿被人所诟病,引起天下非议,因此心里很是纠结。
对于朱元章的心情朱允熥当然能够理解,既有对儿子的爱,又有对孙子的爱,还有对皇位稳定的考虑,
所以朱允熥多方安慰,让他不要放在心上,直言:“对于天下雄主来说,岂会在意他人如何议论!”
听到这话,朱元章只能撇撇嘴,然后送他一个白眼!
做皇帝才做几年啊,就以天下雄主自比!
真是恬不知耻!
不过这志向……真好!
朱允熥对这些却毫不在意,他恨不得那些居心叵测之人早一天跳出来呢!
自己也好将他们灭个干净!
一劳永逸!永除后患!
随着四月的天数一天天减少,晋王的病情也越来越好转,自从进入五月之后,整个人迎来了一次大的转机,
不仅身上的热全部消散,而且也能下床走路,渐渐的身体得到了恢复,有了力气,
甚至比重病之前更加健壮!
“陛下,微臣现在已经大好了,陛下就恩准微臣到太原去吧,在京城微臣也住了这么长时间,再住下去别人还以为我赖在京城里呢……”
“陛下你看我这身体,比重病之前还要好!这病了一场,反倒把身体里的那些坏东西都烧死了……”
“现在浑身有的是劲儿,病床上躺了这么长时间,人都快发霉了!”
“微臣在太原的王府也不知道怎么样啊,还有那群臭小子,一个个都不让人省心,微臣要是再不回去,王府都得被他们掀翻了……”
“陛下开恩,就让微臣回去吧……”
这样的话,晋王朱棡在朱允熥面前说了不止一次。
朱棡也知道自己给皇帝带来了什么样的难处,所以病情好转之后就想要离开京城。
不过朱允熥害怕他病情反复,执意不准,“三叔你的病才刚好,那么着急做什么,等身体养好了,彻底除去身体里面的病根儿,我这才放心……”
“太原的王府三叔不必挂心,你的那些孩子都是不错的,况且又有王府的官吏照看着,你就放心吧……”
他怎么说,朱允熥总是让他暂且留在京城。
在历史上,晋王朱棡就是在那个时候病逝的。
老话儿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说的就是一道道死亡的坎。
或许他过了这道坎儿,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就能安稳了吧。
之所以不让他离开,是因为朱元章的砍儿还没过呢!
朱允熥之所以把晋王和周王留在京城,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朱元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