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这种时刻,君王也好,臣子也罢,终究是敌不过命数,沈忆宸也想跟景泰帝朱祁钰说一句心里话。
“好,沈卿尽管畅所欲言。”
朱祁钰神情同样平静,他知道这可能是君臣相处几年下来,沈忆宸唯一一次向自己说真心话了。
“臣自漠南蒙古班师回朝之后,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曾在馆藏处偶遇过陛下几次阅览书籍,当时疑惑陛下为何要捧着书籍站起来阅读,而不是寻一处坐下。”
“后来从翰林王编修那里得知,陛下坐过的地方臣子就不敢坐,久而久之馆藏处座位就会形同虚设。于是乎陛下您在得知之后,每次来到文渊阁阅览书籍都选择站着,几年时光始终如此。”
“帝王是个身份,举止感受到的却是人心,至少在臣的眼中,陛下并非是个弑君杀兄的暴君,而是一个心思细腻,本性善良的人。”
沈忆宸没有长篇大论恢宏叙事,更没有阿谀媚上尽捡些好听的话说,相反是说了一个可能连朱祁钰自己都没有在意过的小故事。
确实朱祁钰是个善良的人,他在位这几年由于英宗之死,冒犯过天颜的勋戚大臣不在少数,却没有人因言被打击报复。乃至于诸如广通王、阳宗王等宗室叛乱,不过是削爵为民囚禁在凤阳府,依旧没有被处死。
另外就是老生常谈的猜忌跟克制,自古天威难测,身为朱祁钰的臣子却不用担心功高盖主殒命,何尝又不是一件幸事?
听完沈忆宸的言语,朱祁钰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口。
许久之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用着略带些许哽噎的声音说道:“沈卿,你这次觐见,是想要朕确定最终的储君人选吧?”
“是,陛下。”
沈忆宸点了点头,立储之事按照朱祁钰这个身体状态,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说不定很快大明就将要迎来另一场国丧。
“朕这些时日想了许多,却唯独忘不了父皇跟皇兄。既然天意如此,那这个皇位就还给皇兄一脉吧,朕将过继皇侄朱见清为嗣子,即日举办册封皇太子大典!”
“陛下圣明。”
沈忆宸高呼了一句,同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地了。
其实景泰帝朱祁钰选择册封朱见清为皇太子,早就在沈忆宸的意料之中,过继仪式相当于斩断了一切后顾之忧,没有理由让帝系一脉旁落到懿文太子朱标后人身上。
再怎么手足相残,终究还是宣宗章皇帝的血脉,九泉之下也对得起历代先帝。
“见清成为储君之后,按照朕的身体状态,应该他很快就会成为大明天子。”
“少主即位,难以主政,朕会在遗诏中加封沈卿为太子太保,任命为托孤大臣,还望沈卿这次切莫让朕失望。”
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师太傅统称为“三师”,明朝为从一品的荣誉加衔。其中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维护安全。
从景泰帝朱祁钰加封“太子太保”的官衔来看,这里面是有用意的,他不需要沈忆宸教导太子什么东西,只希望能护住大明少主的周全即可。
毕竟自己的皇儿朱见济到底怎么死的,目前为止依旧是朱祁钰心中的一桩悬案,他不希望这种事情重现在嗣子朱见清的身上。
“臣,必不辜负陛下所托!”
沈忆宸无比郑重的跪下领命,他维系的不是皇帝少主,是要维系整个大明的江山社稷。
“好,有沈卿这句话,朕足矣。”
景泰帝朱祁钰欣慰的点了点头,他从始至终就没有看错过沈忆宸,关键时刻足以信任的托孤顾命大臣!
“另外朕还有两女俱为废后汪氏所生,如今重重过往皆成黄粱一梦,恢复皇后身份是不可能了,还请沈卿有心照拂她们母女,未来帮着寻找一个好人家。”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朱祁钰跟汪皇后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恨,另外册封的杭皇后,也并非什么作妖的宠妃,纯粹是靠着生下了皇长子朱见济,才得以母凭子贵罢了。
到了这一刻,再来废立皇后是不可能的事情,过继了皇侄朱见清,那么现任杭皇后将成为嫡母。不管后续能不能培养出什么母子感情,至少这个嫡母的身份足以保证安享晚年。
至于废后汪氏,如果没有皇帝的庇护,可以预料改朝换代后恐怕日子不会太好过。毕竟要论起来,汪皇后最多是对沂王朱见深有恩,跟嗣子朱见清八竿子打不着。
汪皇后不好过,那么朱祁钰留在世间的两个女儿,大概率好不到哪里去。如今唯一能托付的,也只有沈忆宸了。
“陛下放心,臣会好好照看汪皇后跟两位公主。”
得到了沈忆宸的许诺,景泰帝朱祁钰此刻已经无欲无求了,他望着天花板默默说道:“沈卿退下吧,让朕好好安静片刻,不用再去思考这些身前身后事了。”
换作以往,沈忆宸估计就会顺势退下,不过这一次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皇帝最终来办妥。否则朱见清继位,对景泰帝朱祁钰是没什么后患,对自己可就说不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