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其他运动员看到刘铭冲到了最前面,起初还没有在意。
大家还以为刘铭是要抢个领跑。
毕竟在长跑运动中,领跑是一种很常见的策略。
因为对于绝对速度能力不突出的选手,如果前面不能冲到一个好位置并确立一定优势,那么到最后拼冲刺的时候只会死得更惨,被冲刺能力强的选手直接一下子拉爆。
而且由于比赛场地是跑圈。
跑第一的可以跑内道,跑中间的就只能跑外道。
当然了,在中间也可以跑内道。
但等你想跑出来的时候就不一定方便了。
因为有太多选手卡着,你得变速从外道超出来。
这就很容易打乱配速节奏。
800米虽然是中距离跑,领跑者一样要承担更多的风阻,会消耗更多的体力。
所以说,对于水平一般的选手来说,即便是开局领跑基本上也没什么戏能拼到好名次。
最多只是死得没那么惨而已。
但还是那句话,大神一切可破。
比如曾经5千、1万米的贝克勒和800米的王者大卫·鲁迪沙,他们的跑法几乎就是上来就抢第一,或者在前程逐渐追到第一,后面直接把剩下的选手甩掉一大截,5千米以上的甚至能套圈。
这就是绝对实力,艺高人胆大了!
此时,800米赛道上的运动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200米的区域,而刘铭居然还在高速领跑。
一般来说,200米过后大家都完成了并道。
大家在同一条跑道中,会趋向于同一节奏的去跑,而节奏则取决于领跑的运动员。
但显然在这场比赛中没有人愿意跟随刘铭的领跑节奏。
或者说那个独属于大神的节奏,大家强行去跟跑,体力消耗会大幅度的增长,搞不好后半程会自爆!
但是400米过后,刘铭居然还保持着一开始的配速。
大家才如梦方醒一般。
“不对劲!刘铭全程都一个冲刺节奏,他的身体是怎么承受得了的?”
“后半程他一定会慢下来吧!”
800米虽然是中距离跑,以有氧代谢为主,但是对无氧代谢的要求也较高。
在各个项目运动员对比中,800米运动员的乳酸阈差不多是最高的了,也就是身体能够耐受血乳酸值以及代谢乳酸能力的高低。
因此400米到600米这一段。
运动员将面对来自生理的最大挑战。
随着血乳酸含量的提高,人的身体就会感觉到各种的不舒服。
当乳酸堆积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就会抑制身体。
不让你继续高能量输出。
然而600米过后,所有人都无语了。
“他的速度怎么还能这么快?”
“我刚开始起跑体力最充沛的时候,可能还没有他现在快吧!”
“咦?这都跑了快700米了,刘铭还不减速的吗!”
“这不科学,他前面六百多米没有跑么?”
“怎么他最后一百米还能冲这么快?”
“刘铭他还是不是人,他为什么不爆缸!”
当其他选手意识到刘铭终于在距离比赛还有20米处开始减速的时候,比赛已经进入了尾声。
由于全程领先优势太大,即便这最后20米刘铭犹如散步,但还是第一个完成了冲线。
【叮,打破亚洲纪录,+3自由技能点】
1分42秒11的成绩,也刷新了他之前创造的1分42秒70的亚洲纪录。
比赛一结束,昨日央妈的那个记者就又在休息区拦下了刘铭。
“刘铭,恭喜你800米也闯入了半决赛,1分42秒11的成绩也再次刷新了你自己创造的亚洲纪录,我们能够看到从比赛开始你就是全程领跑,请问你是在有意展现自己的实力吗?”
刘铭想了想,竖起了三根手指。
“首先,这是今天的第一场比赛,所以我整个人比较亢奋。”
“其次,不存在展现实力,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奔跑节奏,而恰好这种全程冲刺的节奏比较适合我。”
“最后你知道的,卡在后面氧气供应不是很方便。有些选手在出汗的情况下,体味比较大会影响到我比赛的心情。”
“呃……”
虽然匪夷所思、难以置信,但女记者突然觉得这最后一个非常不靠谱的理由,恐怕才是刘铭选择全程领跑的真实原因。
……
18点45分多哈夜幕降临,体育场上却亮如白昼。
即将举行的是男子100米项目的半决赛。
男子100米短跑的半决赛分三组,每组前两名以及剩下两个最好成绩晋级决赛。
这场刘铭抽到了第一组,非常的幸运。
因为他在100米短跑的半决赛之后还要参加跳远项目的决赛。
所以尽可能多的恢复体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这组除了刘铭之外。
大牌选手还有米国老将加特林,以及牙买加选手布雷克。
赛场上,布雷克在第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