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水又苦又涩。
当地的百姓对于这个泉水都是敬而远之。
顾聿安看到泉水的时候,眼神闪闪放光。
其实制盐的法则要说简单也比较简单。
不过当地人还真不会,因为他们这里没有这种制盐的条件,所以一般人绝对不会去研究这个。
可是顾聿安不一样,他是提前做过功课的。
十几个衙役在老爷的指挥之下,从泉水里打出了水。
其实这种泉水已经不能叫泉水,而应该叫卤水。
这种咸卤水放到桶里。
又用纱布去除杂质。
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是原盐液。
用古人当地就有的芒硝,直接把这些盐液倒入大锅里,开始熬煮。
十几个衙役,都觉得老爷这是脑子有问题了,这泉水又苦又涩。
就算是加入芒硝在锅里煮,到底能干啥?
难不成这水煮一煮就能好喝?
可是这不是他们能管的闲事儿,也不是他们能质疑的。
不断地用长柄的钎子搅拌。
随着火焰不断地燃烧,水蒸气蒸发得干净,剩下锅底说不出颜色的液体,其实这种就叫母子盐。
最后就是将母子盐用瓢舀出来。
倒入花缸里,用一块儿河泥把花缸填满,用火把河泥烤干,然后把花缸倒置。
里面的那些母卤水就会从盐井中淋下,渗进泥里。
最后把这些河泥拿出来晒干。
当然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制作工艺,不过这都是最传统的井盐制作方法。
顾聿安和乔婉已经研究了一晚上,把这工艺里面进行了一些工艺上的改革。
比如制卤和制盐的过程可以用蒸发技术来浓缩盐水。
这就比他们用这个缸和大锅来烧制容易得多。
但是前期也一样是要用大锅进行浓缩烧制。
只不过他可以用蒸馏的技术进行改良。
芒硝这种原材料如果现代工艺的话,可能会更加环保安全,比如说用氯化钠或者氯化钾之类的。
可惜这会儿肯定是不现实。
不过就是这样,工艺也大大缩短,毕竟后续盐砖制作的过程那是很繁复的。
他们在山上待了三天三夜,这帮衙役一开始都有点不耐烦,根本不知道老爷到底想干啥。
可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对老爷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
老爷居然用这些泉水制作出了盐,对!
这个盐还不是市面上那些普通的粗盐,而是那种白花花的雪花盐。
而且是比市面上那些雪花盐还要更干净,更雪白。
这神奇的一幕,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盐市面上都卖的什么价格呀?
一般人家是真吃不起。
盐比金子贵。
那些粗盐明明有点苦,有点涩,甚至里面还掺了沙子,掺了很多东西。
可是老百姓也只能吃得起这种盐。
老爷年纪轻轻就这么摆弄了几天几夜,他们现在就看到这白花花的盐。
最重要的是他们晚上在这里扎营,顺手去打几个猎物。
没想到老爷看起来文弱书生,可是打起野物来居然不次于他们。
晚上大家围坐在篝火跟前,烤着手里的野鸡,野兔,用他们自己制作出来的盐撒在上面,那口感大概是这辈子都没有的。要知道每一口下去都是白花花的雪花银吃到肚子里。
甚至他们几个人都偷偷地在自己的口袋里藏了一小撮盐。
估计这就有几两银子。
老杜这会儿坐在顾聿安身边,看着老爷挽着袖子,一点儿都不像是文人书生的那种矜持和高高在上。
自在的仿佛这样是浑然天成。
这会儿老杜整个人都已经不一样了,对于眼前的老爷,他充满了敬意。
“老爷,这盐就这么做出来?”
“当然里面的一些工艺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过照目前来说,咱们做出来的这些盐已经足以横扫市面上的这些盐。”
顾聿安把手里烤好的肉串儿塞给老杜。
其实老杜这人挺不错的,虽然一开始跟自己耍心眼,但是真的做起事情来还真是有板有眼。
绝对没有敷衍。
“老爷,那您这些盐想卖给谁呀?
难不成卖给城里的老百姓?
我跟您说实话,咱们城里有三大盐商。基本上外人都无法染指,不是没人想做这笔生意,是扛不过人家后头的人。”
老杜是相当有脑子,城里的局势,他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怎么会不知道。
而且他可是骨头里的老油子。
“这些年当然不会卖到城里,和人家抢生意没什么意思。
咱们要有本事应该的是从那些蛮子的蛮子的手里换马匹和牛羊回来。”
这话一出,老杜啪的一拍大腿,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老爷会做盐的法子,而他们当地有这个条件做出来的盐,要是和那些盐商去抢生意,最后就是两败俱伤。
有这么好的手段,何必和那些人打的头破血流。
“老爷,您真的这么想啊,您要是这么想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