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赵丹问计
啪啪啪~
时间来到戌时,大地已完全被夜色笼罩,连片的微弱灯光掩映中,占地数千平米的东川镇镇守府坐落在城池中央。
镇守府内,位于后院的一间书房里,数盏烛灯照亮了房间的每个角落,空气中不时传来一道烛火燃烧时的啪啪声。
房中,投效华夏军后被赵安任命为东川镇镇守使的赵丹静立于窗前,远远眺望着城中稀稀落落的摇曳灯火。
赵丹的眉头紧锁,双眼中似乎看不到焦距,整个人完全处于一种失神的游离状态。
在赵丹的手中,一张刻有红色官印的信函正在夜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舞。
这是一封刚刚从夏都那边送过来的密函,是由尚书省下面的户曹和兵曹联合下发给东川镇的,要求赵丹组织东川镇的人力和物力密切配合俞大猷所率领的三营将士的北上抗清大计。
接到这封密函后,赵丹已独自一人在书房中静站了有半个时辰。
其实,密函的任务要求极为简单,就是要配合户曹组织的运粮队伍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
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却让赵丹的内心陷入了恐慌和忐忑之中。
当初,在张雨萱的雷霆手段逼迫下,赵丹不得不倒向了华夏军,名义上正式宣布投效赵安,可实质上东川镇却一直处于拥兵自重的独立状态,华夏军所推行的一系列农业和军事政策中也不涉及东川镇。
原本,赵丹也乐于如此,一直将东川镇的政务和2000大军的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可就在过去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华夏军却迅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多达1万5千人的常备兵力给东川镇带来了巨大压力。
根据一些从南面而来的商人口中了解到的情况,赵丹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东川镇与华夏军的实力差距,就是北面的其余五镇也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从长远来看,他想要在东川镇长久的拥兵自重下去绝对是不可行的。
不提别的,只要这个冬季华夏军断了这边的粮草补给,东川镇这边的情况就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可这段时间在东川镇当惯了土皇帝,想要让他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却又极不甘心。
所以,在内心里,赵丹已经有了想要放弃和妥协的念头,只是一直在纠结该何时、以何种条件妥协而已。
可谁曾想到,就在这一切赵丹都还未做出决定时,俞大猷所带领的三营大军就要来了。
这一点,昨日赵丹在转呈岳家镇那边发来的联合出兵邀请时,是怎么也没想到华夏军这边会这么快同意。
根据户曹和兵曹联合下发过来的密函来看,虎贲营、近卫营、骁骑营三营的6000大军今日上午就已经从夏都开拔,预计明日午时前恐怕就会抵达东川镇。
这6000大军真的是要北上抗清?
会不会是冲着东川镇来的?
赵丹对于三营大军此来的目的很是怀疑。
吱呀~
“大人,先生已经带到”
少许,一道吱呀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房门被人从外推开,赵丹的心腹伍风带着一名男子踏入房中,躬身道。
只见这名随着伍风进入房中的男子年约二十五六,身姿魁梧挺拔,虽是仅着一袭布衣,但却面容清瘦,身上自有一股从容淡定的气质。
“王成见过大人!”
男子进入屋中,也是朝着赵丹躬身一礼道。
“先生快快请起!
今日实在是有事关我东川镇数千将士之生死大事,这才不得不深夜请先生前来指教,还请先生见谅!”
听到伍风的声音,赵丹转过身来,看着躬身行礼的男子,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意,连忙上前将其扶起,口中客客气气道。
男子名叫王成,眼下为东川镇镇守府麾下一刀笔吏。
让人意外的是,从赵丹的神态举止中可以看出,其对王成极为敬重。
这倒并非是赵丹刻意想要表现得礼贤下士,而是因为这王成确有本事。
半月前,王成一行人是从龙川岛北部的满清和高开道势力逃亡至东川镇的。
来到东川镇后,王成就来到镇守府应募成为了一刀笔吏。
虽仅是一小小刀笔吏,但王成却在极短世间内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办事能力,这才引起了赵丹的注意。
对于这样的人才,赵丹自是极力想要将其吸纳为自己的幕僚,却没能得逞。
起初,赵丹还想过要用强,但在见识过王成那两名随从的实力后就彻底放弃了。
仅仅是一招,王成身边那其中一名随从就将他的亲信伍风随手放倒了。
对于这等大才,赵丹实在没有将其收服的信心。
“大人太客气了,小人本就为镇守府刀笔吏,大人有令,自当遵从!”
王成闻言拱手一礼,客气道。
“此番华夏军北上意图如何?还请先生教我!”
眼见王成没有推脱,赵丹连忙一躬身,将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