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在旁坐着也不自在,他一心苦读圣贤之书,在国子监时每每与人论圣人之道虽总有不及之处,却也能自察学识进益,倒也可宽心,可今日,看各家公子各有风华,皆有杂学在身,而他旁事虽有所闻,却不过肤浅皮毛,实在不值一提。他本以为似他大伯家二子一般聪慧之人世间不过一二,不想竟是他坐井观天。灰心丧气,郁结又生,贾珠归府后,仆从同药堂往来又是频频,此乃后事了。
午膳后,各家女眷都往佛寺前堂听戒言大师讲经,诸家老者一处见礼说话,各家老爷、公子便结伴各处说话,贾珍同人寒暄过,一回头发现不见了胤礽,正心急欲遣人去寻,就听有人唤他:“珍大哥哥。”
回头见是胤祉,贾珍忙问道:“琮儿可看见你哥哥了?”
“珍大哥哥莫急,二哥他说闻听此间有位大师精通医理,同霍七公子结伴带着竹风、李诚往那边苗圃去了。”胤祉心下正怨念胤礽将他一人丢下应对这些个黄毛小儿,面上倒还带着笑将胤礽嘱咐他的话说给贾珍。
贾珍松了口气,瞅了眼一旁同几家公子说着书文的贾珠,再看跟在他身边眼巴巴的瞅着他的贾蓉贾蔷,想了想,低声道:“你们可是想看看山色?”
瞅见胤祉眼睛也亮了,贾珍笑了笑,拿眼四下一瞅,寻着往这边瞅的几个老相识,对了几个眼神,伸手牵了胤祉,领头往佛寺外走。
此时堂中女眷候着的戒言大师并未在禅师参禅,而是行在寺中小路上。
戒言大师心中惦记着从胤礽面上瞧见的异象,从水決处离开,便遣沙弥去将荣国府诸事打探来,另有让人去寻胤礽行踪。
故此,正站在寺中园圃前辨认草药的胤礽在瞧见身披袈裟的戒言和尚向他走来的时候,眼中惊讶毫不掩饰,更有几分探究:依他所能,必已将所有人都避开,怎的竟遇上了这和尚?
戒言倒是坦荡之人,在人前站定,念了佛号,便道:“老衲是着意来寻小施主的。”
闻言,胤礽倒是释然:所谓强龙拧不过地头蛇是也。
对戒言寻来,胤礽亦不觉惊讶:他能还魂在此,想必此间必有可通灵神佛者,瞧出他身上异象也是自然,只是看这和尚那般唤他,怕是不过瞧出了他命数有异,欲将他这异数从红尘中拉出。且待听人所言。
戒言见胤礽面色平静,心道此子果然不同寻常人,合掌道:“老衲观小施主面相,竟是已勘破命数,欲破而后立,只是红尘苦楚诸多,命数更改不易,小施主既有此大智慧,何不跳出红尘外,求证天道?”
果然如此!胤礽斜睨了戒言一眼,冷笑道:“世外大师竟与我言命?贾琏却不知何谓命数,只知天无绝人之路,定有生机在,我之命就是溯流而上,死中求生!”
戒言怔了怔,倒不是人这番言论有何惊世骇俗,只是惊于这几寸小儿道说‘死中求生’时声音中的傲气与坚定。
胤礽倒是又仰头对戒言笑道:“不过还要借大师吉言,既然大师说我有破命数之能,想来我命由我之之愿不过尚需时日,待贾琏达成毕生所愿,必来此还愿,再谢大师!”
见戒言不再言语,胤礽又瞧见霍书安正在不远处对他招手,双手合十向戒言行了一礼,便抬脚离开。
戒言对胤礽言中歪理无法,张口欲唤了人再劝,忽觉手上一轻,低头看视,就见伴他经年的佛珠竟断了,六十六颗佛珠跌入园圃泥土中,半点声息皆无。
戒言悚然一惊,捏着断开珠串的绳结,转身看向胤礽的背影,满目骇然。
霍书安同胤礽相处半日,有霍青在旁提点,已晓得胤礽几分虚张声势的唬人手段,倒也未因山上事着恼,更自荐了陪胤礽来寻那位精通医理的戒虑大师,此时瞧着小小少年面色凝重、沉默无言,颇是后悔将人单独留在园圃中自去寻找,扫过周遭无人,微俯下身,悄声问道:“戒言大师寻你说了什么?莫不是也要度你出家吧?”
“这和尚竟是见人就拐不成?”刚刚那瞬息安静,已足够胤礽将诸事捋顺明白,对戒言此人已生出几分厌恶之情,言语便也不甚客气。
“是呢,还总是瞧上世家子弟,也不知此人有何本事,竟是将此间主持之位坐的稳稳当当。”霍书安见胤礽答了话,显然是未将那疯言疯语放在心上,便放了心。
“原来如此。”胤礽瞧着前头禅房已近,便也没刨根究底,只暗暗记下,待日后打探。
入了禅房,瞧着蒲团上闭目静思的僧人,胤礽和霍书安对视一眼,捡了离着门口极近的蒲团盘腿坐了,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几许辰光,胤礽睁眼就见那老僧已睁眼含笑看着他二人,偏头去看霍书安,见人也已醒过神,收回眼神,肃正容色,齐齐合掌向老僧行礼道:“小子见过戒虑大师。”
戒虑道了声佛偈,笑道:“不知两位小施主来此,所为何事?”
“小子手有一古方,其中几许药材今日得了方丈准许于在后山取得,拿捏不准药性,特来向大师请教。”胤礽对人又施一礼,从袖中取出墨宣,直身奉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