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又实在没有人,他今日把这件事拿到了朝堂之上,就是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领军出征
可是现在朝臣虽然群情激愤,但是却无一人主动请缨
底下讨论之声不小,大多都是不赞成之音,只有姚与庆似乎一直在沉思,不曾言语
“丞相认为该当如何?”
姚与庆听到刘璋唤他丞相,十分恭谨的弯了弯腰,行了礼,然后才说道
“臣,不敢说”
屁话,他谏臣出身,如今又官至丞相,朝堂之上,还有他不敢说的事?
不过做出一副乖巧样子,给自己面子罢了
刘璋心里冷笑一声,但是仍然十分和煦的开了口
“丞相大人,但说无妨”
得了如此允准,姚与庆才缓缓开口说道
“陛下,臣倒是觉得,此事可行”
一听到姚与庆如此说,刘璋的脸色当即铁青,他不信他姚与庆,看不出自己实则是不想嫁姐姐的
“舅舅,为何此事可行?”
刘璋特意将称呼从丞相换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舅舅,目的,就是在隐形的提醒姚与庆,他是我的姐姐,也是你的外甥
你可忍心?
可是姚与庆仍然像没有听到一样,接着说道
“以往陈朝嫁公主,都是因为打不过夷族,被迫嫁公主,而如今,夷族确实因为惧怕我们,他们为了祈求和平,所以请求我们嫁公主,虽然都是嫁公主,但是里面却有大不同,我们嫁含山公主,不仅能体现出我们陈朝的天家气度,更能体现出陈朝在陛下统治之下的四夷归心,是个好事”
别说,姚与庆这么说完之后,原本听到姚与庆同意此事十分惊骇的群臣,竟然也有些开始沉默,他们看上去,认为姚与庆说的有一定道理
打不赢要嫁,打的赢,也要嫁
那么,打这一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姚与庆说的是对的,可是认为他说的不对的,没有那个胆量,亦或者没有那个权力质疑姚与庆
相反,朝堂还有附和之声
“是啊,这么说,也是个好事”
“夷族虽远,可是若在京都,好歹也是个富贵王爷的身份,倒也是良配”
“那夷族首领惧怕陈朝,想必,一定会好好对待含山公主的”
“含山公主确实也一定到了发嫁的年龄”
........
诸如此类,声音不止
因为这件事,刘璋已经有好几晚没有好好休息,如今自己想要的带兵之人没有得到,相反,群臣还集体附庸姚与庆的提议
真是气煞刘璋
刘璋当即拍案而起,指着下面的群臣说道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竟然如此懦弱无能,连一个女子都保护不了,含山是朕的姐姐,朕说什么,也不会把她嫁到那么远的地方”
那可是夷族,茹毛饮血的地方,此一去,还不知几时再能回来
刘璋不想让含山去,可是他又拉不下脸来,问问满朝的文武大臣,谁,可以为自己的姐姐一战
他不能,所以,只有用一个更大的名号来谴责他们
就是你们把国家的尊严放在了哪里,你们把男人的尊严放在了哪里
显然
群臣并不在乎,管他在哪里
刘璋看着沉默不语,集体跪地的群臣,又无语又无措,只有姚与庆,认真想了片刻之后说道
“陛下,不如找人代替含山公主远嫁,想必那夷族首领乌莫句,并不知道公主样貌为何”
刘璋冷冷的看了一眼姚与庆,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办法
可是
“请嫁公主的信函之中,还有一张,含山公主的画像”
画的正是含山公主本人
既如此,那便是有备而来,夷族,早已经将公主长什么样子都打探了清楚,你陈朝要嫁的如果不是公主,反而先失信于人,失信于天下
此事两难
“既如此,那只要公主远嫁,才是天下和睦之象”
姚与庆有些惋惜的说道
“你!”
刘璋被姚与庆的话噎到,他本以为,姚与庆会借此拢回军权,给他的儿子姚逸风争取平定夷族的机会,自己还在想,如果姚与庆这么说,自己该如何反对
可是他没有这么说,好像就知道自己会介意他这么做似的,姚与庆十分知趣
既然陛下讨厌,那我便不说
丞相都认可了,其他朝臣还有什么要反驳的,反驳了姚与庆,自己在朝堂上不但可能没有好果子吃,相反,还有可能被皇上委派去征讨夷族,太危险的事
于自己不利
群臣很快做出了选择,他们认为丞相言之有理
看到趋炎附势的一种朝臣,刘璋气的有些手抖
他指着朝堂之上的这群懦夫说道
“朕,绝不会嫁自己的姐姐,既然夷族如此恬不知耻,朕便亲率大军压境,我看看他夷族首领,还敢不敢再要陈朝公主”
刘璋说完,气的拂袖而去,他知道如果再坐下去,后面就该是群臣苦口婆心劝自己不要御驾亲征的悲情戏码
刘璋不想听,气鼓鼓的回到了武英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