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脚,看着一脸不解之色的众人,李承乾道:“其实很简单,一次攻不破,一直进攻就是了。高丽妄图用这样浩大的工程扼制大唐对高丽的进攻,算盘打的很好,但是,他们的长城,哪怕达到了如此的规模,也终究是样子货而已。试问,如果一道完整的城墙多了一处缺口,它还是完整的吗?如果是两道三道呢?它就只能是个摆设。
若是有朝一日,我们进攻高丽,只需要保持间隔,将他们的城墙攻破出几处缺口,那他们的长城就形同虚设了。或许,这个攻破的过程,肯定艰难无比,但是,攻破以后,得到的远远比我们失去的多。更何况,我发现,现在,包括父皇在内,所有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
说完,李承乾拱手,等着众人的反应。
“误区?说说看。”
李世民惊讶的看着大儿子,他很清楚,在这么正式的场合,太子一定不是说笑,既然说出来,那就一定有。
李承乾严肃道:“这个误区就是,拥有了火药以后,咱们大唐不是无敌的,而且,火药武器也不是无敌的。没错,火药武器的出现,确实大规模的减少了将士的伤亡,但是,这不代表我大唐的将士就不用伤亡了。武器确实很重要,但是,面对高丽的长城,我们如果把希望寄托于手中的武器上,而忘记了勇气是什么,就算攻破了又有什么用呢?
战争就是要死人的,哪怕高丽弱小,我们还是要死人的。没有伤亡的战争,那就不是战争。如果我们站在高丽的城墙前,担心伤亡而只把希望寄托于手中武器上,那还打个什么?我们越是畏首畏尾,高丽的城墙就越是坚固,那是能压垮我们内心的坚固。
事实上,就我个人的感觉,我大唐现在不是最强的时期,尽管朝廷已经开始给各地的军队更换装备,举世无敌敢于挑衅,但是依旧不是最强大的时期。我们最强大的时候,恰恰是当初进攻东突厥的时候。那个时候,军费是朝廷硬挤出来的,将士的铠甲时残破的,草原的天气是寒冷的,我们的敌人是强大的,就算是这样,我们依旧击败了东突厥,活捉了颉利,威震四海。”
说完,李承乾对李世民躬身一礼:“儿臣敢问父皇,您现在是否还有当初孤注一掷的勇气?”
又面相众将领,李承乾拱拱手说:“敢问各位将军,诸位现在是否还有奋战到底不回头的血气?”
看向房玄龄几人,李承乾再次拱手:“敢为各位,诸位现在是否还有艰苦奋斗只为胜利的决心?”
李承乾每行礼一次,就会有头低下来。面对他的质问,包括皇帝在内,甚至没有人敢斩钉截铁的回答。
是啊,最艰苦的时期过来了,如今大唐举世无敌,百姓安居乐业,已经正式进入了盛世的开篇,但是,伴随着安定富贵的生活到来,当初的那份勇气、血气、信心、耐心、决心,似乎也随之而黯淡了许多许多。受制于当今不易得来的太平景象,所有人都被掣肘了。
“说得好!”
一声大吼,震惊了所有人,众人都看向神采飞扬的皇帝,目光中满是不解。
满意的点点头,李世民道:“本来你两年的时间都赖在岭南不回来,朕准备好好教训教训你的。但是听你今日之言,朕非但不会罚你,反而要赏你。太子,你说的没错,朕确实没有了当初的勇气。特别是泰山封禅以后,一度自我感觉能够跟历代的贤君相提并论,甚至够格追赶三皇五帝的脚步。正因为如此,才更怕行差踏错。
你今天的话,让朕如同醍醐灌顶啊,小小的高丽,什么时候值得我等这么费神了?唐俭,鸿胪寺的刺探依旧,特别是要搞清楚东方众国究竟达成了怎样的同盟。”
唐俭站出来,大声应道:“微臣领旨!”
话语坚定,一如当初他决定出使东突厥,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大军拖延时间的时刻。
“欧阳烁,传命火药密司,依旧要研究火药武器,信心不能失去,武器更不能停滞不前。”
欧阳烁站出来,拱手领命,坚定的眼神,像极了当初决定承载火药的秘密,将一生奉献给大唐的时候。
“李绩,朕命你前去辽东,暂时顶替张俭,一为让张俭得以休憩,二为将来进攻高丽做准备。”
“臣,领旨!”
李绩站了出来,腰杆挺得笔直,话语铿锵有力,一样的语调,打从大唐建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
“长孙无忌,命户部着手囤积进攻高丽所需军费粮草,同时,现阶段国内已经开始的工程,绝不能断,知否?”
“臣,遵旨!”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不再是平日里跟谁都和善的样子,而是一脸的严肃。仿佛,当初吝啬到了极点的铁公鸡,又回来了。
满意的点点头,李世民欣慰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回头对正在记录这次朝会的废舍人说:“整理太子所言,朕要传告文武百官、各军将士、公告天下百姓!”
“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