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武青取剑,端木兴伫立在旁,连眼皮都未眨一下;此刻武青立誓毕,他又上前两步,也斟了一盏酒,道:“武将军誓言,甚得朕心!朕大赵天子端木兴,亦于诸将士英灵前起誓,有生之年,必富民强兵,北上复国;雪十六载臣伏之耻,奠数万屈死军民之魂!”
端木兴说罢,回身接过武青手中宝剑,一样滴血饮祭。
满室壮志豪情,男儿阳刚。唯有青岚弱质纤纤,格格不入。
“当此英灵之前,青卿想必也有誓语,我君臣三人同誓,将来载于青史,定是一段佳话。”端木兴看不见青岚的尴尬,偏又添上这么一句。
青岚想不到嘉宁殿中,却可以看到如此君臣同心的一场好戏,本来以为没有自己什么事儿,谁料端木兴偏偏定要将她扯进去!看来不立誓是不行了,青岚一咬牙,接过剑来,歃血为誓:“青岚愿为大赵竭忠,不能北定中原,青岚亦不娶妻。”
她自然是不会娶妻,她也不愿立誓,游历江湖的梦想才是她心中所愿,复国雪耻的事情,自有好男儿担当。
“好!”端木兴叹道,“两位今日能与朕共此血誓,便如同兄弟手足,自当戮力同心;既如此,朕也不与两位见外,如今国家正有为难之处,要恳请二位与朕分忧!”
端木兴神情恳切,言语真挚,本难令人拒绝;而他以九五至尊身份,说出这样话来,又让人怎不热血沸腾,只求杀身相报?当下两人翻身跪倒,口称如有所遣,万死不辞。
端木兴只略顿了顿,已从袖中抽出一封早就拟好的诏书来,宣道:“青岚武青二卿听旨,今七品云骑尉忠义右军先锋部统领武青,于襄阳一役中破马阵、杀也图,厥功甚伟;特加封从五品骑都尉,领诏讨衔,代朕巡视荆湖南路;另六品骁骑尉青岚,原任翊卫府校尉,自授任以来,屡忽职守,今降为从六品,调任荆湖南路副招讨使,钦此。”
清晨的第一缕曙『色』染上了皇宫高高的门楼,重重鸡人唱晓,千门钥启,祥烟缭绕,冕旒争晖,文武百官列序而进,正是早朝时分。
然而今日百官上朝,却都不免目瞪口呆地看着一个从没有见过的奇景:青家的小侯爷青岚,竟然在百官入朝之时,大咧咧地整着衣冠,一边还打着呵欠,摇摇摆摆地从宫内而出。
当初青郡侯一手把持朝政之时,也从未如此大胆!
青岚伸手『揉』了『揉』额角,因宿酒而略显惺忪的双眸眯了眯,笑着对迎面而来的文武官员作了个揖:“各位大人早啊!上朝么?”
没有人回答她。
位列文臣之首的太傅卢敦儒这是第一次见到青岚,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两人便已经擦肩而过。
待到有旁的官员小声地念出了青岚的名字,老大人当时便气得浑身颤抖,回过身来,也顾不得朝班礼仪,大声斥责:“姓青的小儿,殿前怎地如此猖狂!”
青岚闻言,回首对他轻轻一笑,明眸皓齿之间,那面上犹自带着醉意朦胧。
卢太傅只怕就连被囚监牢中时,也未如此刻这般定力全失。老头儿挥着袍袖,在百官面前大声叫道:“各班侍卫,且代老夫拿下这个无知小儿!老夫定要当殿参他个蔑视朝廷之罪!”
说起来,以卢太傅的位高权重,德望双勋,就算是当朝拿人,也未为不可。然而……道路两旁站得笔直的诸位御前侍卫……犹疑着对望了几眼之后,没一个动手的。
说起来,青岚和他们还是同僚关系么。
青岚又是一揖:“老大人辛苦!青岚告退!”说着,笑嘻嘻地转身,继续摇摆着走了。
老头子噎住,半晌缓不过气来。可侍卫不动手,难道还要他老头子自己上前拉拉扯扯?
说起来,青岚出宫,完全不必走这条上朝的大道。但——既然已经确定要在赵国官场之中厮混下去,那么即使并不会留在都城,青岚也需要,在朝野之中,示宠,固威。
昨夜里皇帝明旨,要遣青岚前往荆湖南路任副招讨使,圣心既决,就不会有所改变,至少,不会因为她在早朝路上这小小的失仪而变,那么,这一番表演,必定,会给文武百官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对她这个“媚臣”,多少也会生出几分忌惮吧?
离开了百官视线,青岚行进得便明显快了起来。丽正门外,是否还有红衣的女郎痴痴观望?宫门入夜皆锁,想来流丹应该无法留下来才对。可,想起那句斩钉截铁的“就在这里等你”,她又觉得,仿佛看到了那双倔强的英眉。
其实,红衣美人流丹,有的时候比她,更具有男儿的铁血豪情。
果然,才出了宫门,就看见道路旁一角,停着一乘小轿,而轿旁焦急张望的红衣女子,不是流丹是谁?
流丹看见青岚出来,满怀的急迫化作宽慰,赶上几步,竟是无语凝噎。
青岚拍拍她的手:“急什么呢?这不是出来了?”又看看天,嗔道:“怎么这么傻,莫不是在这里苦等了一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