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他,唐军中不少将领也是如此。
唯独寥寥几人流露出了然的眼神。
杨错叹道:“我们要以张献武上表称臣的名义,率军进入山南西道。其一,是减轻我军遇到的阻力,其二是汉中太重要,绝对不能让段子璋得到。其三,便是我军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顺势解决掉段子璋和张献武。”
“大帅的意思是假装同意,等到了张献武军中再反客为主。”朔方军都虞候李怀光反应最快,猜出了杨错的意图。
杨错点了点头,“不错,这件事不容我们有半点迟疑。”
严震也不是愚笨之人,听了这话也算是明白了意思。
冷静之后,他也意识到汉中的重要性。
汉中北接京畿道,背靠蜀中,西临山南东道,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段子璋在大战的时候带兵北上叩关攻打,必成心腹之患。
由于汉中的重要性,不容唐军迟疑是否实施救援,而是当机立断。
汉中一旦被段子璋得到,对大唐来说将是一场噩梦。
目前的关键就在于,到底应该怎样出兵救援,由谁领军,出动多少兵马。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救援的事已是刻不容缓。
面对东川军和梁氏兄弟的联合,张献武能坚持多久很成问题。最怕他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会选择投降,所以必须尽快给他以坚持下去的希望。
散议之后,杨错将李泌、严震、李怀光、韩游瑰等人留了下来,继续商议救援之事。
半个时辰后,杨错将自己的意见用飞鸽传书长安,通报汉中发生的事情。
李泌则负责飞鸽传书于忠州,命距离巴州最近的高崇文尽快与张献武取得联系,知会唐军将以最快速度出兵援应他抗击东川叛军。
同时,李泌还飞鸽传书薛南阳,要求他在金州做好战备,以防东川叛军可能的侵入。
与此同时,杨错命李承、李怀光、高崇文、崔宁等将领整顿三军,随时准备出征,又命庞充调配粮草辎重,向金州方向运输。
就在紧张战备的时候,薛南阳首先从金州传来消息,他进一步证实了东川叛军寇犯汉中的事,并通过多方途径,探出东川叛军人数可能不少于四万人,也可能更多。
这么多的东川叛军,可以肯定的是不一定全是精锐,但绝对不容易对付。因为地势的原因,还因为东川长期没有经历战事,肯定不会太弱。
三日后,朝廷的飞鸽传书襄阳。
显然,代宗也对汉中的战事大感吃惊。
在仔细分析了杨错呈递的情报后,元载、刘晏等人认同了李泌对此事的分析。
原先定好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又过了两日,张献武再次遣使。
这一次是由郭肃亲自出使,高崇文派人一路将其护送到襄阳。
在见面之后,郭肃首先直接献上了山南西道的图册户籍,表达了张献武愿意归顺朝廷的意思。
众人面面相觑。
不得不佩服,张献武居然终于聪明了一回。
作为逆贼,他必死无疑。现在归顺,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特别是在段子璋祸害的前提下。
严震双眼冒火,恨不得活剐了眼前这个逆贼。
听完郭肃说的话,又看了眼桌案上的户籍图册,杨错冷声道:“张献武弑主在前,作乱在后。蜗居巴州,居然还想着讨价还价?”
“郡王,张公绝对没有要和郡王讨价还价的想法。只是想要归顺朝廷,从此效忠大唐不敢有二心,还请郡王明察。”郭肃面对众人的威严依旧很沉着。
严震生怕杨错会答应,出列道:“郡王,不能答应。张献武这厮口是心非,绝对不能信任。如果弑主反叛之徒也能简单获得宽恕,那谁还对朝廷有敬畏之心。”
郭肃急忙反驳:“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主是倾心来投,绝对没有别的想法。如果天下人得知归顺朝廷落得被杀的下场,试问谁还肯归顺。”
“你这是狡辩!”
“我只是陈述事实。”
“你……”
眼看着严震要动手,杨错一拍桌子。
“砰”的一声响,严震错愕的看了眼杨错,只能退了下来。
杨错面容严肃地说道:“回去告诉张献武一声,如果他真的归顺朝廷,就交出杀害张位的凶手。”
郭肃吓得一个哆嗦。
因为张位背后那致命的一箭,正是郭肃发出来的。
严震像看死人一样的盯着郭肃,恨不得现在就把他宰了。但是碍于大唐的立场,他不好动手。
“怎么?连件小事都不答应。”杨错故意问道。
没有什么比自己送死更折磨人的。
郭肃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这就回去告诉我主。”
“不必了!”杨错冷冷一笑,“你就在这里待着,我另外派个人知会张献武一声。”
郭肃吓得瘫软在地。
人到了生死边缘,没什么不能出卖。
果然,张献武在得到了杨错派人传来的信息后,就派了自己的弟弟张献仁,表示愿意交出凶手——郭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