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便宜些的?”
朱元璋皱眉问道:“店家,有没有便宜些的,伱们店最便宜的绢布给咱看看。”
听到这话,店小二的热情程度瞬间下降,将他领到另一个货架,指着道:“这是本店最便宜的绢布,一百五十文一匹。”
朱元璋道:“还有更便宜的吗?三十文一匹的绢布有吗?”
“三十文一匹?”
店小二有些不耐烦了,指着门口,没好气道:“客官出门左转,好走不送。”
“大胆!”
汤和戳了戳拐杖,骂道:“这就是你布行的待客之道?”
这一呵斥,倒是将店小二吓了一大跳,不知如何回答。
店小二仔细一瞧,发现这二人的面貌都十分不凡.
“算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没有多计较,带着汤和转身离开。
随后,他们又询问了几家布行。
根本寻不到三十文一匹的绢布。
最便宜的也得一百二十文。
按照他们的说法,三十文,进价都不止这个价格。
至于一百文的绸缎,那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奇了怪了,北平的李氏布庄,怎会有三十文一匹的绢布?难道是做慈善?”朱元璋嘀咕道。
“老弟也感觉十分奇怪啊”
汤和也疑惑不解,突然想到什么,说:“大哥,有可能真是是做慈善,上面写着只限百姓购买,还能买到便宜的丝绸,大哥您虽然规定农户百姓可以穿丝绸,可有几个百姓能穿得起呢?也就成婚大喜之日,买些料子做套衣服,能穿半辈子。”
朱元璋不停的琢磨,可怎么也琢磨不清楚。
“罢了罢了,待咱喊锦衣卫去北平瞧上一瞧,都清楚了。”
朱元璋道:“老兄弟,我看你也累了,咱送你回府。”
汤和急忙道:“使不得啊,还是我送大哥回宫吧。”
朱元璋正色道:“怎么?朕的话不好使了?”
汤和哈哈一笑:“那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于是乎,朱元璋亲自将汤和送回了他在京城的老宅子,这老宅子也不起眼。
二进门的院子,谁能想到堂堂国公会住在这里?
可以见的,汤和真是人间清醒,这样活得长啊。
当初同为开国功臣,国公的李善长气派吧?
宅子是堪比王府,有山有水,出门坐着八抬大轿。
现在坟头草老高了。
待将汤和送了进了宅子,朱元璋转身出门,立刻就有轿子过来迎接朱元璋,还有数名锦衣卫护卫左右。
朱元璋坐上轿子,回了皇宫。
而汤和,回到了宅子后。
腰也不痛了,腿也不抖了,直了起来,也不需要用拐杖走路,毕竟这宅子就他一个人,和一个小儿子,不用伪装.
过了一会,汤和小儿子过来禀报:“父亲,凉国公蓝玉求见。”
“不见。”汤和躺在摇椅上眯着眼睛道。
“父亲,是蓝玉亲自来的。”
小儿子道。
“亲自来也不见。”
汤和摆了摆手,“就说我今天累了,不能动弹。”
小儿子担忧道:“父亲,这蓝玉支持皇孙朱允熥,若是咱不给面子,以后会不会对我们不利啊”
汤和没好气道:“你啊,还是太年轻了,那我问你,等下燕王来了,见是不见?”
“这”
小儿子只好拱了拱手,退出屋子。
随后去了门外,拒了蓝玉,蓝玉不满的走了。
过了一会,燕王朱棣也果真亲自来了一趟。
“父亲,还是不见吗?”
“不见。”
于是,小儿子又将朱棣给拒了,还将朱棣带来的礼物拒之门外,朱棣也只好拱了拱手,带着东西离去。
小儿子回到屋里,显得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
他疑惑问道:“父亲,咱两边都不见,岂不是两边都得罪了?”
“我跟陛下走的太近。”
汤和解释道:“如今我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关注,任何动静,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我拒了蓝玉,他的确不满,不过当他知道我也拒了燕王,他们二人都会知道,我的态度,对他们来说,只要不帮对方,那就是大好事,懂了吗?”
小儿子眼睛一亮,“父亲真是通透。”
“你啊,要学的还有很多.”
汤和眯着眼睛,舒服伸了个腰。
活着,才能享受这生活啊.
京城,燕王府邸。
燕王带着东西回府,见父亲回来,三个儿子都关切的问道:“父王,那信国公汤和见您了没?”
朱棣摇了摇头,坐在桌旁,显得有些不悦。
三个儿子也纷纷沉默,不敢说话。
今天汤和跟圣上一起在皇宫以及府外闲逛的事情,都有探子传到耳朵里来。
可以见的,此时的朱元璋能够推心推腹的人,唯有汤和。
能拉拢汤和,谁能那就代表争储之事,成功了一大半。
毫不夸张的说,汤和只需要在圣上耳边提上一句,那么谁成为储君的机会起码要上升三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