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码在盆里用开水浇,然后加葱姜和盐腌上两天,捞出来洗净切碎,加干辣椒末和蒜末大火爆炒,酸辣开胃,是下饭的佳品。
嘶!
这样也可以?
听罢这个吃法,许多年也彻底呆滞住了。
随着工作人员的叫喊:“三百斤!谁的抬走!”
刘大敢一家上前赶紧把过好称的大白菜全都装箩筐、小竹车等工具,然后推着离开。
这些就挺好耗费时间的,毕竟卸车、过称、装运,全都需要时间。
赵会计忙着登记重量、钱等数目,特别是一级和二级白菜,这些可是需要粮本的。
只不过,很多家庭未必会全部购买,因为钱的关系。
虽说大家都喜欢吃那些菜心紧实的大白菜,可是贵啊。
而三级和四级的菜,便宜。
因此,更加需要做好登记。
其实,早在十月二十六号的京城晚报里面,就已经报道了一件事:
今年大白菜菜源充足保证供应!
这个巨大的标题就已经放在晚报的首页里,只要看过报纸的人,都知道这事儿了。
虽然如此,但大白菜还是需要政府统筹才行。
等焦大姐一家也拉着六百多斤大白菜离开了,许多年一家这才上去采购。
“先秤爹的,然后是大哥和二哥,最后再到我们。”
许多年对秦淮茹说道,顺序早就安排好了。
两百斤三级蔬菜,率先过称。
过完秤之后,老许还在给钱,许多年已经挑着这四个麻袋装着的大白菜,火速赶回家。
他一个人的速度最快,一个来回估计也就是十来分钟左右。
从路口到九十五号四合院,并不是很远,但人巨多。
放眼望去,街头巷尾,到处是搬运白菜的人流,穿梭在路边成垛的大白菜之间,连空气中都飘浮着菜味儿。
大家看着许多年挑着四个麻袋,灵活走位,穿梭在人群中,飞速往家的方向赶,都惊呆了。
队伍里的何雨柱,看得瞠目结舌。
许多年这操作,真是秀儿啊!
到了四合院,里面反而没多少人。
估计都在排队吧。
将四麻袋放进厨房里,许多年转身就出门去了。
家里还是有很多麻袋的,是这么多年家里积累下来的,许多年自己的小家也有不少麻袋。
那是他在百货商店里买的麻袋,也不贵,一分钱一个麻袋,还挺结实的。
回到临时冬储菜销售站,刚好轮到秦淮茹了。
他们小家需要购买的是五十斤一级大白菜和一百斤二级大白菜,三级大白菜直接打包了五百斤。
量很多,份额不够,都是用老许他们的。
“小茹,你就在这里看着菜,我来运回去。”
菜都买好之后,许多年便充当起了运输工。
他力气大,一次挑两百斤,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狠一点,一次挑三百五十斤也可以。
只不过没必要,他还不想累倒自己。
来回三趟,许多年总算把大白菜运回家了,中间没让秦淮茹碰一下。
邻居们看到这一幕,都恰柠檬了。
有一说一,秦淮茹这个媳妇是真的好,但许多年对她也是真不差。
尽管秦淮茹肚子里已经有了宝宝,但也不至于拎不动白菜的地步。
只不过,许多年疼爱,才没让她碰。
同样是有身孕的范招娣,却跟着跑了两个来回,辛苦不已的许十年,回到家也没落好,还遭了她几个白眼。
胡美凤倒是没有给她男人白眼,只不过,她却是偷懒。
反倒是许晓倩她们跑得欢快,接着邻居家的小竹车,哗啦啦地推着几十斤的大白菜,笑声传出老远。
等这一切都忙活好之后,许多年看了一下手表,就去上班了。
到单位的时候,已经迟了半个多小时。
好在全城都一样,陈小娴她们也不例外,都是刚到没多久。
连沈勃计春耕他们也都差不多,反正集体迟到了。
办公室里,集体都在讨论大白菜的事儿。
聊了一会儿,激动劲头过了,才投入到工作当中。
中午,许多年回到四合院的时候,也都被满院子的生活气息给惊住了。
其实,从胡同进来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几乎家家户户,窗台儿上、煤棚里;甚至桌下、床底、窗旁,大白菜都堆得满满的。
院子里,大家伙都趁着今儿有太阳,不约而同地搬白菜、晒白菜。
从前院到中院,大门旁,墙根前,窗台下,甚至平房房顶上,到处都是白菜,也真是一道风景。
许多年自个家里也差不多,晒了不少白菜。
屋里头的秦淮茹,正在忙活着。
总共三个大缸,准备泡酸菜,到时候冬天换着吃。
整个冬天,四个多月的时间,几乎都靠今天早上买的六百五十斤大白菜撑着了。
“都说了,这么重的活,让我来搬,你呀,总是不听话。”
走进屋里一看,许多年赶紧接过秦淮茹手里的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