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也期盼着,自己的福晋能如同皇额娘一般温婉贤惠,而不是像德妃那般表里不一。
事实上,乌拉那拉氏确实如他所期盼的那样,端庄贤惠,甚至贤惠得有些过分。
男人大抵是如此,既希望妻子稳重端庄,又希望她活泼开朗。
否则端庄太过,便显得寡淡无趣。
他的福晋乌拉那拉氏,正好就是这样的人。
这就让胤禛想与她恩爱都无从下手,最后只能努力做到相敬如宾。
好在胤禛是极重规矩的人,乌拉那拉氏诞下嫡长子之前,他不允许其他人生下庶长子。
宋氏能生下大格格,也是因为提前知道那只是个格格。
不过可惜,他全心抚养的嫡长子弘晖,最终也只活了八岁。
弘晖走到那一天,胤禛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三日,没人知道他在里面经历了什么。
失去了自己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又因为他那冷漠的性格,阿玛和额娘乃至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眼中有他的半分身影。
府中的妻妾,她们的眼中也不过只有荣华富贵罢了。
胤禛真的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在这样寡淡无趣的日子里度过。
可后来,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他的身边不再是自己一个人,有了兄弟、爱妾、甚至又有了嫡子。
那几年间,便是胤禛从前最盼望的神仙日子。
其实胤禛的心里很清楚,这所有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二嫂元卿。
自从她嫁入毓庆宫,二哥便不再蔑视众兄弟,甚至开始与他们亲近,会在过年节的时候,给他们送有趣的玩意儿,和好吃的点心。
胤禛都快忘记自己以前是多么爱吃甜食,也或许是日子太苦,再甜的东西也终究味同嚼蜡。
再后来,他又将这最爱的甜味找了回来。
他当然不会觊觎自己的亲嫂,但看见二哥的子嗣越来越丰盈,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他甚至想过,自己也可以从完颜氏纳一个好生育的女子入府。
之所以没有这样做。
因为那一年选秀,他看中了年羹尧的妹妹,她很漂亮,苍白的小脸,我见犹怜。
选她确实有拉拢年羹尧的目的,但更多的,是觉得她有很多地方都跟自己太像了。
比如孱弱的身体。
不同的是,年氏从小被父母兄弟呵护长大,见到她的第一眼,胤禛也是这样的想法。
与其说是想呵护年氏,不如说是想要弥补那时候的自己。
元卿看出她的想法,私下里将他拦住。
胤禛当时并不明白她这么做的意思,甚至猜想,难道是害怕自己与年羹尧联手,会威胁到二哥。
元卿并非拦着他纳年氏,而是提醒他,年氏身子太弱,没有养好之前尽量不要生育,否则无论是对年氏,还是对孩子,只怕都不好。
历史上的年妃生育三子一女,全部夭折,如此打击也加速了年妃的香消玉殒。
自然也让四四伤心不已。
这一世她要助胤礽登基,那四四,至少让他少经历些艰难吧。
胤禛不是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但他还是相信了元卿的话,最后派人尽心调养年氏的身体。
只是阴差阳错之下年氏还是有了身孕,可惜孩子生下来就没了。
这时他更加相信元卿的话了,之后再未让年氏有孕。
就这样,年氏陪伴他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
靖德二十四年,雍亲王侧福晋年氏卒,年三十八岁。
……
雍亲王福晋乌拉那拉氏,用了元卿给她方子调理,在靖德七年,平安诞下嫡子,名弘昹。
很可惜,两年后,也就是靖德九年,雍亲王福晋薨,年三十七岁。
雍亲王福晋薨逝,弘昹是嫡子,不能让侧福晋等人抚养。
那段时间允禛正在为户部的事情忙碌,不能时刻将孩子带在身边。
于是,元卿便将弘昹接入宫中,由她亲自抚养。
那时候弘晙他们三个和弘懿已经七岁,到了上书房的年纪,她正好可以腾出精力。
就这样,雍亲王世子弘昹,成了唯一被皇后亲自抚养的亲王世子。
因为长久地相处,他与众阿哥们培养出了相当深厚的情谊,雍亲王一脉,在之后的历代都受尽皇恩隆宠。
靖德二十七年,雍亲王允禛病重,胤礽一连出宫十几日,就为了亲自照看他的病情。
其实比起其他兄弟,老四才算是那个跟他最亲的。
从小胤礽跟在康熙身边,因为孝懿仁皇后的缘故,老四也比其他兄弟更多地被康熙关注。
所以,胤礽与胤禛是相处时间最多的。
后来胤禛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或许也曾有过其他目的,但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看着床上虚弱的允禛,胤礽勉强挤出脸上的笑意。
“四弟,你一定要好起来,再过两年,我们兄弟就可以一起出宫去养老了,你不是说得教朕钓鱼,鱼竿早就准备好了,二十多根,够咱们用好久吧。”
允禛努力地睁开眼睛看向他,张了张嘴,始终没有说出话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