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灵儿在家待了两日,左盼右盼她爹终于要带她前往平遥城了。
上官灵人让荷花准备好行李,换上一套男装带着荷花骑着宝马跟着她爹出庄了。
骑马仍然让她感觉不适,但对于第一次出庄而言,她是既兴奋又开心。
今日他们要赶到平遥城,所以一路上他们也只是到中午的时候才稍作休息。
休息的地方是一片树林,在树林中休息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一些难民。
这些难民个个穿着破旧,整个人看起来面黄肌瘦,难民中还有几个小孩子。
有个年龄较小的孩子一直盯着上官灵儿手里的食物,让上官灵儿心生怜悯。
犹豫了一下上官灵儿站起来走到小孩面前,将手里的半张饼递给小孩说“吃吧。”
抱孩子的妇女忙站起来向上官灵儿磕头“谢谢公子、谢谢公子。”
妇女接过饼子慢慢喂给孩子吃,谁料其他难民见状马上围了过来跪下说“公子给口吃的吧,给口吃的吧。”
上官灵儿哪见过这等场面,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上官彦忙走上前来大吼一声“干什么?”
众人见上官彦身上的佩剑,纷纷往后退,不敢再靠上来。
上官雄起身说“彦儿不过是些难民而已,下午我们就进城了,将剩下的食物分给他们吧。”
难民们又跪下说“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上官彦将剩下的食物分给难民,上官灵儿直到骑马离开,难民们得到食物以后狼吞虎咽的样子让她久久不能释怀。
尤其是难民中那几个孩子更是让她想起自己小时候。
经过一下午的骑马奔驰,他们终于到了平遥城城门之下,看着眼前高耸的城墙,城头上写着“平遥城”三个字。
前世上官灵儿只在电视中才看到过古城墙的样子,如今亲身站在古墙之下,才觉得古人之伟大,眼前的一切有多么的震撼人心。
平遥城的城墙宽大而厚重,犹如一头雄狮屹立在这边境,两扇红色的大门坚硬挺拔,入城的是一条五米左右宽的石板路。
城门口两排士兵正在站岗,城门前人们有序的排队准备入城,队伍中有几个难民也在等着入城。
上官雄带着众人下马,一位领头的士兵过来盘问“什么人?来平遥城干什么?”
上官雄拿出路条正准备递过去,不远处另外一个穿将军服的人过来说“上官庄主见谅,小李是刚刚加派来的城卫兵。“
“无妨你们也是职责所在,不知怎的今日前来,这平遥城竟多了这么多的难民?”
“青州今年遭了水灾,这些难民大多都是从青州那边逃难来的。
为了防止难民中有间隙混入,城主已经下令在城外搭建难民所。”
说话之人看入城的队伍中有几名难民,对身旁几个士兵说“你们几个将那几个难民送到难民所。”
“是。”几个士兵马上将正在排队的难民带走。
见到难民们被带走上官灵儿心想“这轩辕澈看来对百姓还不错。”
“上官庄主请。”
上官雄带着众人进城,看着进城的几人,小李忙问“将军他们是何人?你怎么就轻易的放他们进去了?”
“小李你是新来的不知道,这上官庄主是来参加司马家宴席的,城主下令上官庄主可自由进城。”
“原来如此。”
在不远处见上官雄等人进城,有一人悄悄的离开,前去给他的主子报信去了。
入城以后上官灵儿左看右看,平遥城里面又是另一番景象,道路两边都是青砖房,有些房子还是两层建筑。
城里道路上是车水马龙,来往的行人非常多,穿着也明显好一些。
街道上有许多的小商贩在兜售物品,一条繁忙的街道上还有几个杂耍艺人在表演。
众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小巷子,上官彦敲响了其中一座房屋的房门,一个中年人打开了房门“庄主。”
“进屋再说。”
众人进屋上官灵儿才知道这座院子是庄子在城中的房产。
院子分前后院,前院正对着主街开了一间杂货铺,后院用来居住。
上官灵儿他们进入的正是这座院子的后院,中年人带他们来到位于后院的堂屋。
中年人向上官雄行礼道“庄主我已命人准备好了饭菜,这就命人端来。”
“吃饭的事先等等,这几日城主府和司马府可有何动静?”
“这几日有许多从青州逃难来的难民,逍遥王命人在城外搭建了难民所。
城主府传来消息为了安排这些难民,逍遥王召集了城中的各大商户在城主府商量对策。
司马家这几日也是来了不少的人,来的大多都是江湖人士。
这几日司马家在城外搭设了粥棚,各商户们纷纷效仿,城内的粮价涨了不少。”
上官雄顿了顿说“明日二弟和我去城主府,彦儿你去城外的难民所看看难民的情况,灵儿你和荷花留在杂货铺。”
“是义父。”
上官灵儿问“爹我可以到街上去逛一逛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