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挑战书阅毕,国王朗声大笑,将挑战书递给赵桓,说道:“看来芬兰人并不了解我们骑兵的威力,竟敢约我们在湖面上对决,还要求一对一。
他们的一万人与我们的一万人决战,还说什么勇士,就一对一决战,难道以为我会惧怕他们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我的一万军队装备有大宋的战马和铠甲,如今又有大宋的御寒棉衣,冬季作战毫不畏惧。
我定要在冰面上击败他们,将他们彻底消灭,让他们明白投降是唯一的出路。”
赵桓却紧锁眉头,默默将那封挑战书放在茶几上。
国王见状,似乎察觉到异样,便问道:“难道有什么问题吗?我的朋友。”
一旁的大主教亨利也附和道:“是啊,赵公子是不是有所顾忌?担心我们杀戮过多,只要他们投降,皈依我们基督教,我们也可以免其一死。”
赵桓笑了笑,说道:“我总觉得,湖面上进行一对一的战争,这样的战斗没必要。殿下兵力远胜于敌人,为何要与他们一对一对决呢?
不如等待我们把城上的冰面斜坡修筑完毕,凭借优势兵力一举攻进城去,将他们全部消灭,岂不更为简单干脆?何必非要一对一决斗呢?即便你拥有铁甲骑兵,又有大宋提供的御寒棉衣,但这样的约战我认为并非明智之举,还是避免冒险为宜。”
国王埃里克摆手说道:“你们宋人不喜欢决斗,这个我明白。但在我们欧洲,尤其是北欧,公平的决斗是勇士的象征,尤其是贵族,在公平决斗中获胜将是一生值得炫耀的功绩。若面对敌人的决斗挑战却不敢应战,只会遭人嘲笑,一辈子也抬不起头。”
大主教亨利也微笑着对赵桓说道:“是啊,赵公子,请体谅国王需要维护尊严。你们东方人或许不在乎脸面,但我们欧洲人极为重视脸面,绝不容忍丢脸之事。”
赵桓冷冷回应:“既然你们如此在意脸面,甚至超过生命,那便按你们的想法行事吧。”
见赵桓似有不悦,国王赶紧解释道:“赵公子,我和大主教并无他意,只是觉得一对一决战并无不妥,我们的装备远超他们,即便一对一,胜算也很大,无需退却。”
“那好,祝你们好运。”赵桓回应。
……
次日。
赵桓与国王埃里克、大主教亨利登上湖面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从这里可以俯瞰冰面上的决战。
此刻,双方已在冰面上列队,准备开战。
此次决战未限制兵种,只要求一对一,因此埃里克为给芬兰人严厉教训,派出最精锐的嫡系部队,包括五千重甲骑兵中的三千人,且部署在前锋。他意图用这三千人冲击敌军,将其冲散,以便后续骑兵进行屠杀。
而芬兰人皆为步兵,未骑马,但脚下均穿着滑雪板,手持滑雪撑杆,长弓背于身上。
远远望见芬兰人的装束,国王埃里克笑得几近岔气,说道:“芬兰人这是要做什么?为何穿着滑雪板却不持兵刃,难道想用滑雪来与我们拉开距离射杀我们?”
亨利答道:“想必如此,他们定是以为脚下的滑雪板能快过我们的战马。他们不知我们的战马蹄子都包裹了防滑棉套,在冰雪上不会打滑,奔跑速度与平地无异,能轻松追上他们。”
大病初愈、一瘸一拐跟来的前锋大将莱昂却心生忧虑,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毕竟历经无数战场,他对危险有着天生的警觉。
他说道:“我总觉得芬兰人这样的装扮或许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他们究竟意欲何为,我至今未能参透。然而,我认为我们还是应当保持谨慎。请陛下下令全军暂缓冲锋,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或许更为妥当。”
埃里克对这位先锋多少有些失望,尤其是他在沼泽地遭遇那场惨败之后,国王对他的印象更是大打折扣。尽管费尽心思将他救出,但内心对他的鄙夷却愈发强烈。
因此,埃里克说道:“莱昂,你已经被失败吓破了胆,这绝非好事。你是我最为倚重的大将,万万不可因一时的挫折而畏惧战争。
敌人不过是步兵,而我们则是清一色的骑兵,即便在冰面上,又有何惧?大主教所言极是,我们的战马都已包裹了防滑的棉布垫子,在冰面上绝不会滑倒。
以骑兵对阵步兵,若不冲锋而缓缓前行,那要战马何用?战马本就是为了冲锋,凭借速度和冲击力克敌制胜。舍弃自身优势去与他人拼短处,若非深知你是一位杰出的将军,我甚至怀疑你根本不懂得作战。
好了,你应该重拾你的勇猛与狼性,切莫被失败所吓倒。”
莱昂脸上满是羞愧,连连点头称是,不敢再提出异议。
赵桓并未发言,尽管他内心赞同莱昂刚才的意见,但既然国王如此自信,那便依照他的决策行事吧。
毕竟赵桓此行,一方面是为了收纳女子,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亲眼目睹这场在历史上记载并不详尽的瑞典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他也想了解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那就让一切按照历史的轨迹自然发展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