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比于周念珍的寓教于乐,徐景明的教学方式就简单直接许多。
那就是拉着唐宁聊论文。
只在到达苏市的第一天,二老由唐建业夫妻俩做东,带着在苏市逛了一下,又去清风明月楼里吃顿饭。
之后的行程安排,就被徐景明婉言,哦不,是直言谢绝了。
然后就开始拉着唐宁,在宁园里聊她的论文。
有风时候就在亭子里,热的时候就在后厅里坐着聊。
一聊就是好多天。
直到打印这份论文的纸张都被翻旧,起了毛边,俩人才开始着手对它进行翻译。
徐景明为这唐宁篇论文选择的期刊是外文一区的SCI。
唐宁刚听到师父这句话的时候,脑袋里只蹦出来一个单词,大放厥词!
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妄想着发一区的SCI?
但徐景明不容置疑的表示,要对自己有信心,就发这个!
其实要说论文,唐宁上辈子也发过不少,核心的,普刊的,但唯独没有成功独立发表过任何一篇SCI。
可以说这已经成为唐宁的夙愿了。
所以现在唐宁就有些打鼓,不敢肖想。
但在徐景明对着唐宁进行一番怒其不争的的叹气,然后树立自信的洗脑之后,她被蛊惑了。
然后兴致高昂的和徐景明一起着手翻译。
区区一区SCI,说发咱就发!
其实后来唐宁冷静下来之后,也觉得,即便这个期刊不给过稿,也不亏。
毕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伸手摘月,即便失败了也能落于满天繁星之中。
唐宁就是这么安慰着自己,给自己洗脑。
但在翻译的时候,还是会难以避免的想要弄的好一些,再好一些,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万一呢?万一真的能发一篇一区的SCI呢?
于是,在师徒俩人进行了一番堪称精雕细琢的翻译之后,这篇论文才终于彻底完成。
只是在投稿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
那就是谁是一作。
徐景明觉得,理所当然是唐宁,这有什么好想的。
但是唐宁却想让师父挂一作。
虽然SCI的期刊收稿并不会要求作者的年龄和学历等问题,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这篇论文真的过稿了,那一个十岁孩子能发SCI绝对会成为一个大新闻。
而相比于一作,二作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唐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徐景明也思考起来。
毕竟学术界默然,谁是一作,那论文就是谁的。
可尽管徐景明不太赞同这样的主意,但为了保护唐宁免于媒体,甚至是一些不良媒体在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报道,徐景明答应了。
“阿宁,你可想好了,这过稿了可就是一篇一区的SCI啊!你就不心疼?”
唐宁只犹豫了两秒,就坚定的点了点头。
“不心疼,如果这篇真能发出去,那我以后肯定还会再写出第二三四五篇的,再说,我年纪还小,以后机会多的是。”
唐宁彻底想开了,第一篇有了,以后的还会远么?
是的,第一篇SCI还没个着落,唐宁都开始有些小膨胀了。
“师父,你对我这个徒弟尽心尽力那么多年,阿宁无以为报,一篇待发出的SCI就当是礼物了。”
唐宁说完,还煞有其事的低头作揖。
把徐景明惹的既笑又骂道:“还没发出去呢,就给我当礼物,忒不诚心。”
在在决定投稿那天,唐宁还专门沐浴更衣了一下,搞的徐景明哭笑不得。
唐宁说这代表着对各路神仙的一种虔诚,毕竟心诚则灵,争取论文投稿一次过。
这时路过的唐婷疑惑的问了句:“可华国的神仙能管外国的期刊吗?”
但被唐宁选择性忽视了。
在一番祈祷加成之后,唐宁终于按下了发送键。
然后,唐宁整个暑假都是在等期刊回信的难熬过程中度过。
好在SCI的审稿效率还是挺高的。
十天左右,唐宁就收到邮件,初审已经过了。
这也就意味着已经过了第一关,接下来论文就要被送到专家那里进行评审。
唐宁为此特地跑去寒山寺里拜了拜,不求多灵验,但求一个心安。
虽然按照唐宁过往的经验来说,专家评审一般都需要一到三个月才会出结果。
而在此期间,唐宁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
虽说唐宁上辈子也发过不少论文,不论质量好坏,应该早就对于这种通过初审的稿件见怪不怪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唐宁心里就是紧张的不行,像是祥林嫂附身一样,每天都要去看一遍邮箱,在发现没收到回信之后,就要念叨一番。
最后连杨芸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干脆直接把女儿打包之后,让徐景明带回了京市。
毕竟家里没人能懂唐宁紧张的点在哪里。
但是唐宁在京市一直待到了八月底,都快要开学了,唐宁邮箱里依旧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