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唐朝第三代皇帝。
他甚至不是嫡长子,而是嫡系第三子。
按照规矩,他根本当不上皇帝。
可奈何人家运气好啊!
李二:“我老了!
来来,老四啊,跟咱好好说说话。
咱最宠爱的就是你啊!”
李泰:“爹,放心,咱对你很孝顺,给个王爷当当呗。”
李二:“没得问题,来,朕让你当魏王。”
李承乾:“你们两个……我踏马还没死呢!”
李承乾:“不好,老四太受宠了,万一我被废了呢?”
“要不……
老爹是造反的,我也造反?
淦他丫的,造反!”
李世民:“你丫的脑残吗?”
踏马的,朕废了你!
李泰:“嘎嘎嘎!我上位的时候来了!”
李世民:“你想怎么当?”
李泰:“父皇放心,我杀子传弟!”
李世民:“滚,你当我是你大哥那个脑残货啊!”
李泰:“卧槽,我失宠了??”
李世民:“唉,来吧,李治,朕只能立你为太子了。”
李治:“欧几把尅。”
于是乎……
李治长期稳定活跃在朝堂之上,参与议事。
他观看太宗掌权断政,他自小聪慧好学,性格上宅心仁厚。
以至于,他有几分太宗皇帝的意思,但不足的是缺少了太宗皇帝的狠辣和果断。
李治:“我很孝顺!”
李世民:“是吗?朕出征高丽,长了个大毒疮,儿啊,你尽孝吧!”
李治:“我淦,我给你吸出来!”
李世民:“呜呜,儿子,你真好!”
六四九年,太宗皇帝驾崩,李治继位。
当时的唐朝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太宗皇帝,但李治的功劳是不可抹杀的。
李治:“咱当皇帝了,来来来,数数咱的功绩……啥,武则天?能不能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多个方面巩固国家统治。
李治:“爹说了,要重用贤臣,选用人才!”
李治:“所以,来吧,来来来,朕要开创殿试!”
李治开创了殿试,杜绝了考官受贿、考题泄露的官场现象。
李治:“必须重视农耕生产,百姓才是根源!”
李治爱护百姓,注重农耕生产,百姓生活也逐渐富裕,他深得民心。
李治在位期间,国内人口增长接近四分之一,如此恐怖的人口增幅,足以证明李治在治国安邦上绝对称得上才能卓着。
李治:“谈谈军事方面!”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李治:“高丽,你不服?弄死你!”
李治的确是挺牛逼,有许多功绩。
奈何……
他纵容长孙无忌为首的朝廷重臣权倾朝野,他纵容武式的种种。
李治:“咳咳,说起武则天,我可就不困了!”
李治在十岁时就已经与武则天相识,但碍于二人悬殊的身份,并未泛滥出火花。
但时间久了,两个年轻人天雷勾地火。
没办法,勾搭上了!
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进入感业寺为尼姑。
两人在一年后再度相遇。
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武则天回宫了。
李治把武则天当成了心灵的慰藉,当成了知己。
武则天成了皇后。
李治:“咳咳,说要立武则天为后,我有话要说。”
李治:“长孙无忌,你们造吗?”
长孙无忌,在朝堂之上话语权极高,威胁到了李治对皇权的掌控。
对于长孙无忌这样的权臣勾结党羽控制朝堂,祸乱朝纲,李治很不爽!
李治:“办法就是分化长孙无忌的权力!”
可惜,有点难!
当时的王皇后也是长孙无忌派系中人,从朝堂到后宫,长孙无忌的爪牙遍布各地。
李治瞅了一眼武则天,一拍武则天大腿。
决定了,就是你了!
来,么么哒!
武则天在政治上有敏锐的嗅觉,以及卓越的天资。
李治温和的一笑,媚娘啊,发挥你的政治才能吧!
来来来,帮朕搞定一切!
武则天出身不高,代表着寒门庶族,不会对李治的统治造成威胁。
也因此,能对贵族势力造成巨大的打击。
所以……
李治嘴角一歪,龙王上线。
李治:“媚娘啊,商议一下,当皇后不?”
武则天:“我当,我当,我当!”
李治:“嘿嘿嘿!”
来吧,媚娘,淦他丫的!
武则天成功登上皇后宝座之后,成长为李治最为得力的助手。
在治理国家和处理政务上,武则天尽情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李治:呦西,做的不错哟。
李治:要不,二圣临朝?
想到便做。
大权在握的武则天,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李治将大权的一半分享给了武则天,可见其对武则天的信任。
李治要嘎了,他决定将国家和权力托付给了其信任的武则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