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莲座?”老妇人不明白。
话一出,她又紧张了,生怕明珠嫌她话多。
明珠假装没看见老妇人的反应,“崧菜有几个时段,发芽、幼苗、莲座、生长开花,结果,莲座就是崧菜长出五六片叶子开始包心的时段,这个时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追肥追的好,产量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原来如此。
老妇人一副‘了解’的点了点头。
“你们家种万牲草了吗?”明珠又问。
“种了,但种的不多,只种了三分地。”
“等你们移栽了菜苗,就可以准备了,把万牲草烧成灰,混入肥里,再淋上一些洗米水,沤上二十天就可以了用了,现在准备,时间刚好!”
后面的碧青,连忙记录起来。
“肥的好坏,关系到菜的收成,你们得重视起来。”
老妇人连忙点头。
“只有重视,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明珠等人离开之后,老妇人才发现,自己背后全是汗。
她儿子和媳妇连忙凑了上来,“娘,她们说什么莲座追肥,什么意思啊?”
老妇人擦了擦汗,“小城主说,等菜长了五六片叶子的时候,要减一次肥,别的就没再说了。”
“吓死我了。”老妇人的儿媳拍着胸口,“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原来是过来看看的。”
“我也是紧张的很,生怕说错话,就落得根横水寨一样的下场。”
离开不到三百米的明珠“……”
看来,横水寨一事,大家对她的印象变了。
这是好事。
作为一城之主,如果没有让人害怕的本事,是管不好的,因为他们不怕你,你就会管不动他们。
广林村的菜种比锦绣村晚了两天,所以大家还没开始移苗,但菜畦里的坑已经填上肥了。
那些肥,有些发酵比较好,有的勉勉强强。
一圈下来,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
这个时代,种田除了依靠土地本身,能改变也只有肥料了。
如若肥不好,所有努力浇的水,将会大打折扣。
“乡君,那边还有,要去看看么?”红英指着前方的山脚。
明珠看了一眼,“去吧!”
距离不远,跨个小溪便到了。
“乡君,这边的土壤好像没那边的好,不过……”碧青看着坑里的肥,话锋一转,“这家的肥,比之前的要好很多。”
明珠一看,确实发酵的好。
那肥已经快要化成了沃土。
这样的肥是最利于作物吸收的,看来这家对肥还是很看中的。
他们家的菜苗,也长的比别人好,水灵灵的,很健康。
“你们干嘛?”
正在山上捡栗子的老汉,见一帮人在自己的菜地里看来看去,立即紧张的跑了下来。
“我这菜苗还小,你们别乱动。”
老汉跑到众人跟前,一脸紧张的看着明珠等人。
“大叔别紧张,我们只是看看,不会乱动的。”路女官不慌不忙的指着明珠,“城主心系大家,所以过来瞧瞧。”
“城主?”老汉看着明珠,惊呼道,“你就是沈家那位羲和乡君?”
明珠点点头,“正是!”
话音刚落,就见老汉突然跪了下去,“小乡君,草民有一事相求。”
似是怕明珠不答应,老汉连续磕了几个头,声音哀求,“小乡君,草民的孙子在山里不见了,大家都说他被蟒蛇给吃了,没人愿意帮忙,求小乡君发发善心,派人寻找我孙子的下落吧,求求你了,我林家就这一根独苗,求求你了。”
老汉一边哀求,一边磕头。
很快,他的额头破皮了,流出醒目的血色。
“你先起来说话。”明珠说着,示意一侧的红英把人扶起。
老汉还想跪的,却被红英按坐在旁边的田埂上。
“蟒蛇吃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明珠问道。
“很久了,去年便开始了,有人带娃上山,把孩子放在树下,忙回来的时候亲眼看到大蟒蛇把孩子吞了。”
老汉一脸悲痛,“我孙子顽皮,自己进山,已经月余不见人了。”
“出事的地方在哪?”
老汉指着一座树木葱茏的高山,“就是那座山,大家经常上去采蘑菇木耳,但都是在山脚,很少进到里面。
去年黄家夫妇到深处采木头做房梁,孩子就是在那儿被吃的。”
老汉越说越难过,“我孙子怕是……”
想到孙子可能葬身于蟒腹中,老汉瞬间泣不成声。
明珠面色一肃,“金卫长,你带两个人先去探探。”
“是!”
金卫长当场点了两个人,朝山里而去。
明珠召来疾风,“路女官,传信给二哥三哥,让他们立即赶来广林村。”
“是!”
老汉见明珠有所安排,再次跪下感激,“谢谢小乡君,谢谢小乡君!”
“红英,扶大叔起来。”
红英扶起老汉,安慰道,“大叔,地上湿气重,您先起来,金卫长武力高强,相信很快就传来好消息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