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最喜欢的就是书籍,这可不是后世,每过几年就会换一次书籍版本的,在大唐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输出,基本上一本书只要不烂,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的。
这可是比购房还要长远的投资,书籍可以用很长时间。尤其是价钱方面,只要道家降价,儒家也只能跟着降价。
“虽然房二郎一直让我很不爽,不过这件事,我不得不承认,他干的漂亮。”
“这种是可以多来几次的,毕竟多来几次我们就发达了。”
“还别说,昨日我入手了一册大学,以前可是只能看一看的。”
“我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也能入手那些平日子只能仰望的书籍,我要尽快的赚钱,最好是收集到足够得到书籍才好。”
书籍在这个时代那是财富的象征,也是知识的象征。
“现在书籍还是少了一点,要是能多一点,也许我还能入手一些。”
在澹泊书局,书籍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一出现,书籍就会被带走的。
很多百姓自己用不上都会买上一本论语,买回去让自己的孩子看看,要是能读书自然是不错的,不行也没有关系,供起来,万一哪天出现会读书的孩子呢?
能不能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书生气。
“这个年果然有味道,竟然有这样的好东西出现。”
读书人在争相抢夺书籍,不少抢不到的就开始抢夺甜点,原本的月饼铺子,现在开始出售甜点。
不得不说,现在的长安,百姓手里还是有些钱财的,有钱自然会拉动消费了,以前吃不起的,不敢想的东西,现在都开始尝试购买了。
甜品店这种地方,以前是高档食物的区域,房俊这根搅屎棍出现,直接导致整个甜品成为白菜价,很多百姓都能吃得上的东西。
生意好的,还有不少,比如肥皂和香皂,一些贵族用品,现在也有不少人抢购。
原本送去庄子的张老头,现在也出现在这里。
带着自己的孙子和孙女,在街道上溜达,相比卖炭的时候,他现在穿着和气质可是大不一样了。
消费能力也不是以前能比较的了,此时的他专门为房家管理石墨。
石墨如今在长安可是香饽饽,铁炉的出现,让石墨的消费能力极速开始提升,要不是现在是冬天,运输不容易,恐怕消费量还会大增。
“来上一包甜品!”
张老头现在说话底气还是很足的,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好了!”
张老头拿着甜品,又跑到大街上,弄了一些其他吃食,跟在他身后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都发出清脆的笑声。
也许这就是幸福吧!吃着以前只能看着咽口水的冰糖葫芦,穿着新衣服,这种氛围让张老头无比的开心。
逛了一圈,张老头才回到城南,他在城南的工坊住着,虽然有些狭隘,不过在长安有个落脚处,能有长安的户籍,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
“祖父,逛街真的很好玩。”
张老头的孙子都激动坏了,今天可算是让他感受到什么叫做过年了。
看着手里的一捆东西,更是激动的差点要忘乎所以了。
烟花,最简单的烟花,放在以前也是不敢想象的,以前的他们,只能看一看,这种不能吃的东西,绝对不会出现在他们的世界里的。
穷人的每一文钱都要花在填饱肚子这件事情上。
现在他们算是小康之家了,放在后世,那也是北境四环有房,月收入好几万的家庭了。
“你们要记住,这是二公子带来的生活,我们张家以后世世代代记住二公子的恩德。”
张老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阿耶,您就是对他们太好。”
一个女子走了出来,长得并不算漂亮,不过也不会太难看,那张脸有些粗糙,双手有不少的开裂情况。
这就是他的儿媳,张老头的儿子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儿媳。
“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了,自然是要宠一宠的,对了,我还带回来两本书,看看以后这俩能不能读书。”
“两本书?女孩子读什么书,还是……”
这话让张老头愤怒了“你知道什么?二公子说能读,那就一定能读,没听二公子说,女子也能顶半边天的吗?”
“阿耶,我……”
张老头一脸的不爽,房俊的话都被他记住了,恨不能弄上一本房俊语录的。
“女子有什么?你自己难道不是女子,我可曾轻视你!”
“张老,你这又是在训谁呢,要是没有道理,我可不会答应的。”
房俊远远的走了进来,这作坊已经形成不小的规模了,对石墨的需求自然是越来越大了,张老头掌管煤球生意,生意自然是越做越大了。
如今长安城的煤球都是房俊这边供应的,大部分都是张老头生产的。
“难能啊!是我这不懂事的儿媳,说什么女子就不能读书,把我气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