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亮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为房遗直挺身而出。
长孙冲闻言,脚步不由自主地一顿,那声音中蕴含的怒火与不屑,即便是隔着一段距离,也让他的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没有料到程处亮会如此直接而强硬地站出来反驳自己。
这一瞬间的静默,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预示着接下来即将上演的,将是一场更为激烈的争执与对抗。
不过,身为大唐贞观年间顶尖的公子哥儿,长孙冲自然是不会轻易示弱的。
他从小便生活在权贵之家,享受着无上的荣耀与尊贵,对于像程处亮这种在家族中排行老二的角色,他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即便是程处默那种身份尊贵的世子,长孙冲也从未将其放在眼中。
“程处亮,你这是什么意思?房遗直竟然往赈灾的粥里面撒沙子,难道你也有份参与其中?”长孙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与质问,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程处亮看个通透。
他的这一招借力打力,实在是太过精湛,将原本可能指向自己的矛头,巧妙地转移到了程处亮的身上。
然而,程处亮却似乎并不害怕长孙冲的质问,他的脸皮之厚,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他嘿嘿一笑,说道:“我倒是想要参与呢,可惜没有那个机会啊。也就只有你长孙冲,才会看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程处亮的话语中不仅充满了挑衅,还透露出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自信,仿佛他对这件事情完全置身事外,没有丝毫的参与感。
长孙冲听到这些话后,原本就微皱的眉头愈发收紧,他的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长孙冲深知程处亮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个心机深沉、城府极深的人,绝不会轻易地让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暴露出来。
所以,当程处亮如此淡定地说出这番话时,长孙冲立刻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用冰冷的声音质问程处亮:“你这是什么意思?往粥里面撒泥土难道还有道理可言吗?”长孙冲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怒意,他无法理解程处亮为何会如此理直气壮。
然而,面对长孙冲的质问,程处亮却只是嘿嘿一笑,那笑容中既有一丝狡黠,又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
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那当然是有理了,而且还是大道理呢。你要是不明白的话,不妨去问问你父亲长孙无忌吧,省得你在这里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丢人现眼。”
程处亮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和挑衅,仿佛他已经掌握了某个长孙冲所不知道的秘密,而这个秘密足以让长孙冲在这场对峙中处于下风。长孙冲听到这里,心中的不悦愈发强烈。
他当然知道自己出来处理这件事情时,并没有及时知会长孙无忌。现在被程处亮这样一说,他心中不禁有些心虚,因为他不确定程处亮是否真的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内情。
但他毕竟是长孙家的公子,岂能轻易示弱?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没有反驳什么,只是冷冷地看了程处亮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毕竟房遗直是什么样的人,李绩心里还是清楚的。他出身名门,学识渊博,更兼性情沉稳,行事谨慎,在朝中素有威望。此时李绩回想起来,自己刚才的举动,的的确确是有些冒失了。
他暗暗懊恼,不该如此冲动地就与房遗直起了争执。
“哼!我就不相信了,如此糟蹋粮食,浪费民脂民膏,你还能说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李绩愤愤不平地说道,目光紧紧盯着房遗直,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破绽。
然而,房遗直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他已经看出,长孙冲在一旁已经准备撤退了,那神色中带着几分了然,几分忌惮。
很显然,长孙冲已经明白,房遗直此举必然有深意,只是他还没有完全参透其中的关窍。“房遗直,你别让我发现你是故意诈我,要是如此,等我弄清楚真相,我还是会回来找你算账的。”
自古以来,赈灾工作始终被视为最为棘手的任务之一,其难度之大,尤以监管层面为甚。
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的哪个时期,想要做到滴水不漏、面面俱到,都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挑战。
即便是后世,在科技与信息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赈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依旧不容小觑。
回溯到大唐那个辉煌而又充满挑战的时代,赈灾的难度更是被进一步放大。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仅仅是组织百姓参与集体行动就已经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更遑论高效地组织他们投入到赈灾的具体工作中去。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总有一些人抱着混吃等死的消极态度,缺乏自救的意识和行动力。然而,面对这样的困境,并非毫无解决之道。
长孙冲离开后,程处亮、尉迟宝琪和房遗直三人开始深入探讨房俊所提出的赈灾方案的可行性。他们深知,赈灾虽主要由朝廷主导,但百姓的自救同样至关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