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依靠房家等少数贵族的救济,那么赈灾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无法覆盖到所有受灾的百姓。
毕竟,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无法与天灾人祸的广泛影响相抗衡。
程处亮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赈灾的最终目标并非仅仅是保证不死人,而是要让受灾百姓能够重新站起来,恢复生活的常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仅仅满足于不死人的最低标准,那么从长远来看,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滋生惰性、削弱民众的自救能力等。
房俊所构想的赈灾方案,正是着眼于彻底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恢复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动力,重建家园,实现生活的可持续性。
这样的赈灾理念,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更展现了对社会长远发展的深刻洞察。
“你们都认为这个方案切实可行吗?”
“不错!房大哥,这个办法真的非常好,它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且还能让百姓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一些自救互救的技能,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尽管水灾带来的破坏力确实令人心生畏惧,但绝非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很多人往往在灾难来临之前,就在潜意识里否定了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内心深处早早地认定了自己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立刻着手准备吧。”此时,望向窗外,只见那些灾民们一个个眼神空洞无神,脸上没有丝毫的生气与活力。
麻木与空洞仿佛成了这里的主旋律,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压抑与绝望的气息,就连那些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此刻的眼神中也失去了应有的光芒,看不到任何对未来的希望,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生命活力。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已经够可怜的了,为什么还要在我们的救命粥里掺上泥沙,让我们连这最后的一点口粮都吃得如此艰难?”
牛大强此时的心情异常沉重,与其说是郁闷,倒不如说是被一种深深的愤怒与不公所填满。
他的身旁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发亮,一看便是那种常年在外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人。他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满是补丁,此刻正与同村的一些人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愤恨与不满。“房公子可是出身名门望族,接受过良好的教养,按道理来说,他不应该对我们这些底层的百姓有所不满或者轻视才对,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
牛大强眉头紧锁,满脸都是困惑之色,其实,感到不解的又何止是他和周围这几个人呢!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一脸茫然,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迷雾笼罩,找不到答案的出口。
“会不会是发生了其他的什么事情,才导致这样的局面呢?”众人纷纷摇头,脸上写满了不解与疑惑,就像是秋日里迷雾中的行者,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秋风已经带上了几分凉意,原本有序的施粥过程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他们只好聚在一起,企图用彼此的温度来驱散心头的寒意,虽然这样的效果微乎其微,但总归是聊胜于无,给这冰冷的现实添上了一抹温情。
牛小强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地看着一脸沉思的老爹,他明白老爹此刻心中的焦虑与不安,因此并没有出声打断。他缓缓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他惊讶地发现,人群似乎少了很多。
那些大部分还是穿着破旧衣裳的佃户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要比在场的很多人都要好上许多。
这偌大的地方,此刻估摸着还有近十万人聚集在此,他们围成了一大片,而施粥的地方就位于这片人群的中央。因此,有没有少人,只要一眼望去,便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阿耶,你看,似乎真的少了不少人。”牛大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抬头望向老爹,他的目光掠过人群,果然发现原本密密麻麻、水泄不通的人群,此刻竟然消失了一大半都不止。
那些曾经在这里等待施粥的人们,就像是秋天的落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这片土地上。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不得不离开吗?”牛大强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从心底升起,让这个原本就有些寒冷的秋日更加显得凄凉与萧瑟。
就在那一刹那,仿佛有股电流穿透了牛大强的脑海,他骤然间想明白了某些一直以来困惑他的事情,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眼神中闪烁着恍然大悟的光芒。
“看来,事情的的确确是这样了。”他心中暗自嘀咕,这份突如其来的领悟让他既感到释然又有些许不安。
就在这念头刚刚成形的一刹那,四周的空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拨动,紧接着,一阵清脆响亮的铜锣声骤然响起,那是有条不紊、预示着即将开放的节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