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地男女都是辫发带帽,有大辫,更多是若干小辫,帽落乱发如蓬,人人都是赭面;这个赭面和白山之人相似,卢林和姜星冉他们在白山山顶归来之时赭面更为严重;蕃人的服饰皆以牛羊毛皮为原料,人人都是身着皮裘系毛带,还有牛羊毛混纺而成的披风、披肩等,但其贵族大都改着九州交易买卖过去的丝绸之衣物,还以金饰、银饰、铜饰、玉饰等装饰区分品秩。
蕃人行则居帐,止则居室,其帐篷形制特大,制作帐篷的材料一般是牛毛,纺线后编织拚缝而成;帐中以木杆支撑。牵拉帐篷的多为用牛羊毛或牛羊皮编拧成的粗绳,绳子上挂有各色经幡;以木桩或牛羊角为帐篷桩,用以固定帐篷;帐门朝东以背风,帐房中央为灶台,用以取暖、熬茶、做饭;帐篷内部正中多供神龛、佛经、酥油灯等;起居、厅堂一应俱全。
其平顶住房依地势高低成阶梯形,而王宫多建山上,陆路乘马,以牦牛及独峰驼为驮畜,水路以皮筏载渡,并善造索桥。平顶碉房为石头所砌,也有的碉房为土木结构,冬暖夏凉;碉房一般为多层,底层一般用来作畜圈,二层为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作经堂,也有的碉房只修平房。
汪振之游历之时在蕃人家中时常借宿,如今也是不想再去了,其寝处污秽,绝不栉沐,其习俗是因为蕃地缺水,不允许因栉沐而造成浪费和污染。姜星冉听后面色微变,卢林却是说大不了住外面,汪振之说若是夏日好办,过了夏日夜里极为寒冷。
差不多说到亥时,卢林和姜星冉才告辞回客栈去了;卢林和汪振之说明日过来,再等一天不管崆峒来没来人,他们后天都该回去了,姜家已经筵请了宾客,他们两个当事之人不赶到那是不行的,还不能紧着时间赶路,怎么也要提前个两三天,谨防途中出现意外。
第三日上午,卢林和姜星冉去了汪家,卢林告诉汪振之先把居延城的游记誊录出来,这些他和姜星冉已经看过了,若是西胡犯边,那是极为有用的,还建议汪振之去了西关之后,可以去学一学兵法,或是带上老练斥候再去探察一番。
汪振之没有学过兵法,纯属是天赋喜好,将游历记载下来,常年游历山水之间,对于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都很有了解,对于不同的地形、气候等条件影响下的不同物种的情况都有认识;这些汪振之的记载之中都是很详实的,若是再懂一些兵法,从战势上去勘察一番,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事来说就更为有利了。对于卢林的提议,汪振之也是接受了,若是去了西关,会好好学一学兵法。
中午吃过饭,卢林说及了南洋之行的见闻,这令汪振之更为羡慕,说道:“卢公子,我以为我走的地方够多了,没想到比起你来,差得远了。”
卢林说道:“振之兄,我这都是走马观花,远不及你细致,更没有你的才学,也写记不来,如今这海运已经开了,再去几次之后,去往南洋应该是更为便捷了,若是西关无事了,振之兄随时可去,江右商帮如今也有一艘大海船,你何时来,提前来信说一声即可。”
汪振之说道:“卢公子,我还未曾去过江南,也一直是想去见识一番的,南洋更是有机会去,肯定是要去看看的,到时候还要叨扰你了。”
卢林说道:“振之兄,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来就是,我若不在,我们少掌柜也在,市舶司那边也有朋友,安排你去没有问题的。”
汪振之问道:“卢公子,你说的那长岛是荒岛,可曾去勘察过?”
卢林心中一动,说道:“振之兄,我去之时没有想过会有这些经历这些事情的,本是打算两三个月就回来的,没成想这一去就是四个多月了,时间就有些匆忙,只和刘士元兄绕岛一圈,绘制了长岛地形图,倒是没有带在身上,回头我寄送一份给你。
长岛那边如今在筑建九州临海城,是在西洋人以前占据的营地上筑建的,估摸着也就附近一带他们会去勘察,其余地方都是荒山野岭,若是振之兄去了,可以长留些时日帮忙勘察看看,此岛狭长,南北长有近千里,东西宽就不等了,从二十里到百里都有。”
汪振之说道:“卢公子放心,若是我去了,定会好好勘察一下。”
卢林随即写起信来,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郭文的,一封给王文英、冯清容、晏明他们的,盖上了印章,若自己不在,就让汪振之拿着信可以随时去找他们。
汪振之收下信后谢过卢林,这时已经未时过半了,卢林见崆峒的人还没有来,又和汪振之说起刻印之事,反正临江坊的地址汪振之是早就有了,汪振之整理好了寄送过去即可;至于去西关之事,卢林也不知道崆峒来人会问些什么,只是告诉汪振之照实说就是,这些游记在卢林看来已经是极为不错了。
正说着的时候,有人来了,米青带人进来,卢林和姜星冉一见,顿时大惊,连忙起身施礼喊道:“大掌派、阎副锋主,你们怎么来了?”卢林心中惊讶不已,没想到来的竟然是大掌派和阎副锋主,聂锋主是去了临清,还没过来,若是在的话,恐怕是聂锋主过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