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将是兵之胆!
宋江这个队伍的主心骨,领头人却撇下大伙逃窜。这无形中对士气是个打击,梁山喽啰们已无战心。
牛皋见状眼珠子一转,吩咐军汉齐声呐喊:“诸位,宋江丢下你们独自逃命,尔等用不着白搭了性命。官府不会怪罪你们,此时不投降,更待何时?”
“速速归顺!”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响起。
“杀啊!杀贼人!”更加响亮的喊杀声自李家庄方向传来。只见烟尘滚滚,大队人马迅速向这边靠拢!
那些梁山喽啰本就是军心涣散,不想再打下去了。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这边杀来,哪有再战的勇气。于是有人丢掉武器,举手喊着“不打了”“投降”。
这就像传染病似的感染身边的人,纷纷弃械投降。当然,也有极少数顽固分子,不是拼死突围就是顽抗到底。结果被戳翻下马,全了忠义之心。
这场战斗来得快,结束得也快!
陈大猛,张大炮指挥人手打扫战场,收拾战利品。
最后只剩下杨雄和兜帽人鏖战。
兜帽人耍的一手好朴刀,刀法精湛,只攻不守,勇悍无比。那杨雄也是有几把刷子,一把大刀上下翻飞,变化多端。双方互不相让,打得旗鼓相当。
两人打马盘旋,你来我往。惹得军汉边打扫战场边叫好。
“好了,三郎,莫要打了!”牛皋拍马上前,大声喝止。同时在心中感慨孙新会识人,石秀本事不小。而那杨雄长得威风凛凛,手头上也有真功夫。
“哈哈哈,哥哥,莫要打了,是我!”石秀听了哈哈大笑。虚晃一招的拨马跳出圈外,一把扯掉兜帽。
“兄弟,果真是你?”杨雄看清是石秀,脸上闪过惊喜。随即又满是疑惑:“三郎为何在此,还与我厮斗?”
“哥哥,此事说来话长了!”石秀翻身下马,满脸惆怅。恰好时迁骑着马,牵着两匹马儿走出森林。见到杨雄大喜,把缰绳交给军汉,下马飞奔而来。
“哥哥,还有小弟也在。”
“时迁兄弟,你不是被祝家抓了?”杨雄瞠目结舌。
“这得多亏了大人搭救!”
时迁言简意赅地把自己的遭遇说来,石秀在旁补充。顺便把梁山众人行径说来,劝说杨雄弃暗投明。
这边哥仨说着悄悄话,唏嘘不已。
另一边李俊,黄信哥俩呆呆地看着狼藉的战场。他们本来对孙新来到树林躲藏不明所以,直到清晰地看到宋江遭遇伏击到落败仓惶逃窜,如梦方醒。原来对方急匆匆地来埋伏,真料到宋江会来?
而且是一败涂地,凄惨无比!
……
宋江作为水浒的重要角色,自然是有一定气韵加身。逢凶化吉是常态,一出场就被干掉,那不可能。
孙新领着数十骑兵兜着宋江一行人屁股杀。队伍中十多个弓马娴熟之人,尽力射杀宋江不是被他躲过,就是被身边的花荣用枪格挡开,始终无恙。
孙新仗着马快,一马当先,打算强杀,也多被人阻挡。有时候还会被花荣射箭,令他也多有忌惮。一直追杀出六七里地,百多个梁山喽喽折损过半。也没能干掉宋江,最终还是让这家伙逃出生天。
宋江带着数十个喽啰如丧家之犬般遁入了山林。孙新认为穷寇莫追,勒马制止众人追击。目送着宋江等人远遁后,便率队原路返回,沿途收拾战利品。寻回马匹,扒掉敌人身上甲胄,尸体用马驮着……
当回到伏击战场的时候,这里的战事宣告结束。
李家庄大队人马也已经赶来。
“老爷,你没事吧?”顾大嫂见自家男人身上多有血迹,立刻关心地拉着他到一旁,一阵打量检查。
“没事,夫人你……”孙新看着女人担心的模样心中一暖,露出温和的笑容。可接着看到自家婆娘在自己身上嗅来嗅去,顿时脸黑了:“你做甚么?”
“闻闻有没有女人的气息!”顾大嫂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又突然笑了起来:“看样子,你挺老实的。”
“你这疑心病不好,得治。”孙新认真的看着女人。随后就迎来顾大嫂的白眼,外加腰间受到摧残。夫妻俩相拥在一起温存片刻,说了一会悄悄话。
不多时,孙新便召集众将,了解情况。
经统计,登州精锐两百五十六人参战,没人死亡,轻伤三十多个,重伤五个。再看看梁山三百马军,百多人毙命,百余人被俘虏,只跑了四十多个。
此战缴获,上好的马匹两百三十匹,十多匹死马。宋江准备送给李大官人的礼物也被劫留下来。
此战,可谓大获全胜!
孙新吩咐把梁山喽啰的尸体就地掩埋,入土为安。石秀,时迁领着一条面色微黄的魁梧大汉走来。
“大人,这位便是我兄长杨雄。”石秀拉过身边的汉子。
杨雄上下打量眼前这个身材魁梧雄壮,相貌俊朗的登州兵马提辖,上前唱了一个大喏,拜倒在地:“杨雄谢过大人不杀之恩,谢过救援时迁兄弟之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