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想什么,朱少云也很清楚,他也是了解这些的,甚至比李世民还要了解。
李世民最擅长的是打仗,其次是治理。
别看李建成是李渊培养起来稳固后方,发展大唐的,但是李世民也不弱。
在治理、发展上,贞观之治毋庸置疑,也都是李世民打下的基础,李世民打的基础好,才能有后续的贞观之治。
贞观带来的繁荣也是毋庸置疑,在加上后代的几位皇帝都不差,才能有繁华的贞观之治,才能将大唐给建立起来。
“秦王殿下想的太远了,诸国林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打破局面的。”
朱少云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挑了挑眉:“据我所知,大唐的皇帝并不喜欢你,我说的没错吧?”
“不,父皇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怎么没能成为太子?”朱少云叹息一声,“都说我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但是在关键时刻,他还是会将东西给我,还是会不惜一切的救我,这就是关系好。”
顿了顿,朱少云看向他,沉吟道:“再看看你,大唐皇帝跟你的关系好?不见得吧!”
“据我所知,他不止一次要收回你手里的军权,你应该明白收回兵权意味着什么。”
“没有军权在手里,你会彻底沦为没有竞争力的皇子,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再也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你比我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没有军权在手里的将军.....能有什么反抗能力?”
此话一出,旁边的吴应熊也是面色微微难看,他也是知道的,但是父王很相信王爷,他也很相信王爷,都坚信王爷能拿到军权,坚信王爷是可以成功的。
这些对他们而言是难事,但是王爷能打进皇宫一次,就能打进去第二次,这不是坏事,对王爷也不难。
为了能达到目的,做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可以说还是有一定的机会。
没有了军队,李世民手里没有任何的权利,也没有氏族会支持他,支持的都是李建成,这也是李渊很坚定的决定立李建成为太子的原因。
大唐内部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我也没有挑拨,是实话实说。”朱少云笑了笑,“眼下你的困局会彻底解决,相信没有谁会再说那么多,也没有谁会再提起这些。”
马上就要打仗了,又是对外征战,这是大唐第一次对外征战,交给谁都不会放心,交给李世民是最合适的。
出身皇家,又有功绩在身,要选择谁来当主帅都没有比李世民更合适的。
让李世民来当主帅,对大唐来说也是如虎添翼,怎么看都是好的。
这件事还会跟别的国家一起做,这就是错觉,也是办法之一。
要在大唐找到办法,要在大唐找到机会,还得是让能信任的人来。
李渊是不会怕李世民功高震主的,不是李建成死了,李渊也有些心死,李世民要靠着他的势力是逼迫不了李渊退位的。
“说的也是,我还要谢康熙,不是没有谁找上我,但是我拒绝了。”
李世民幽幽道:“与虎谋皮的下场不会太好,康熙也是被逼急了,也是康熙入住了中原,但是对中原并不了解的缘故,才会选择同意下来,换成别人,是不可能同意下来的,这种事.....也不能同意。”
“说的也是,那我们合作愉快?”朱少云笑了笑。
“合作愉快。”
合作不是指别的,还是跟大唐合作的军队,后续大明也会派兵,不会坐视康熙跟外面的人联盟。
那都是异族,想想蒙古、大金、吐蕃这些被当成异族的存在是怎么对待的,一直被排挤,没有谁愿意接受。
这些人比蒙古、大金、吐蕃、大辽还要更外族,下场更不会太好。
能够跟大唐有合作关系,对他们而言也是好消息,大明虽然也有军队,但是大明的军队也就那样,其实没有产生太大的矛盾。
只要他们能够合作,对付其他的国家都不成问题,只是现在还不能够对付其他的国家,暂时还需要再低调一些,这才是他们需要关注的,因为一旦不低调,后续会发生很多严重的事情,比如说,暗中的势力将矛头对准他们,这都是不想看到的,要削弱也是削弱别人的实力,而不是削弱他们之间的实力,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当然究竟是需要怎么做都不是,朱少云说了算,他终究不是大明的皇帝。大明的皇帝是朱厚照,朱厚照会怎么做,他大致也能够想的七七八八,也能够想到朱厚照究竟是想怎么样。
跟李世民达成了合作,他们没有逗留多久直接就离开了,而李世民也没有弄出什么幺蛾子,非要将他强留下来。
这一点就是跟康熙不一样的地方,康熙将他们留下来,一点都没有想过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将他们留下来,矛盾是有了,但是也成了对付他的把柄,不管怎么说,像是一些吐蕃,大辽和西夏那些国家都是不希望能够开战的,而且说不定他们也希望能够合作,可是康熙这么弱就是将机会彻底抹除掉,这也是他不能够理解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