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之所以会记得这个名字却记不住人,也是因为楚乔这个名字同她看过一个电视剧的女主一样。
想着上次人家大老远的帮忙送他们回来,自己却连人都没记住,陈书宁多少就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赶忙放下手里的活,一面将人让进屋里坐,一面招呼陈建党:“建党,你先带两位警官进屋坐,我把手里这点活干完就来。”
状似随意的打量了一下收拾的干净整洁的小屋,楚乔越发好奇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小姑娘了。
这年头下乡的知青他见的多了,大多数人都因为不是自愿下乡,而不是对生活充满了怨念,就是自暴自弃的对生活没什么希望。
而眼前的小姑娘却是不同,从第一次见她,楚乔就觉得这丫头的身上充满了朝气和对生活的热爱。
如今见到陈书宁这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小屋,他就越发确定了,虽然下乡的生活艰苦,可是陈书宁还是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等到陈书宁将盛好的饭菜重新放回到锅里温着,又往锅里添了一瓢水防止烧干锅后,这才端着倒了热水的茶杯进屋。
陈书宁一进门就看到了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的楚乔和一脸冰寒的年长警察。
而此刻她那个社牛弟弟正坐在炕沿边跟警察打听着八卦。
是的,他家小弟是真的社牛,八卦都八到警察身上去了。
怕自家那嘴上没把门的弟弟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陈书宁赶紧把茶杯放到手桌子上。
笑着将陈建党打听案情的话头接了过来,“不知道两位警官这次来是有什么事?”
“哦是这样的,我们这次来是就青山大队队员沈文革死亡一事,例行公式向你了解一下情况的。
那个就是例行公事,你不用紧张,你如实的回答我几个问题就行。”
说话的是楚乔。
陈书宁跟沈文革平时见面连话都不说的,所以对于他是死是活陈书宁都不在意,更不心虚,于是便大大方方的说道:“没问题,有什问题你只管问,我保证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询问,一问一答,陈书宁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也没胡说。
直到楚乔拿出一个白色绣着一朵小红花的手绢,问陈书宁有没有见过的时候,陈书宁只觉得有些眼熟。
想了一会还真让她想起来这东西是谁的了,只是那人跟她一直不怎么对付,这要是自己出面指证无疑又是件麻烦事。
想着这手绢知青点里见过的人多,就算自己不说应该也会有人说的,所以陈书宁果断的选择说没见过。
因为陈书宁前面一直都很配合,所以两个警察倒也没有怀疑,收了东西就打算去下一家了。
这个手绢是他们今天早上去案发现场,在沈文革的尸体下面发现的。
按照常理说沈文革一个土生土长的黑省人,他是不可能不知道黑省这边冬天的天气有多可怕。
所以正常情况下他是不可能一个人去那山里小木屋的,也更不可能不生火就睡觉的,所以他们警察有理由怀疑沈文革的死并不是意外,而且有很大的可能就和这个出现在小木屋里的手绢的主人有关系。
而警察的怀疑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就在两人拿着手绢问到一个女知青的时候。
明显感觉到那个女知青在见到手绢的时候神情瞬间就有了一丝的慌乱。
杨晚秋的确是认识这块手绢,因为这手绢上的那朵小花正是她亲手绣上去的,所以即便是隔着塑料袋,杨晚秋还是认了出来。
于是她脸上那一刻的惊慌便被楚乔收入眼底了。
“杨知青,希望你配合我们的工作,如实回答问题,你到底有没有见过这块手绢?
你要明白,这个时候你要是对警察说谎,那一旦确认这手绢的主人同沈文革的死亡有关系,那你也将因为作伪证的关系被判刑,所以回答问题前我劝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
好似被楚乔的话吓到了一般,坐在炕边的杨晚秋被吓得一个哆嗦差点从炕上掉下来。
说话也是结巴了起来,先是低着头好半晌都不说话。
“知道什么还不快说?”
在那个年长的警察一声冷喝后,杨晚秋这次才哆哆嗦嗦的开了口,“这个手绢是、是我送给小红的生日礼物,不知道怎么会在你们的手里?”
得到了答案的两人对视一眼,楚乔接着问道:“你说的小红是谁,也是你们知青吗?还有你能确定这块手绢是她的吗?”
“是,她全名叫杨小红,是跟我一批来的女知青,我们的关系比较好,这不这阵子没什么事,我就在家绣着玩。
手绢上的花就是我亲手绣上去的,保证不会认错,那天小红来我这边串门,看见我绣这块手绢。
她就说那朵小红花特别配她的名字,正好她的生日又快到了,于是我就把手绢送给她当生日礼物了,所以我是不会认错的。”
其实警察一开始就怀疑这块手绢是知青的,因为这块手绢的布料并不是镇上能买到的那种常见的布料,而是那种质量比较好的细棉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