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绝对是好东西,哪怕是副本,也价值连城。
2020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的一次拍卖会中,两册嘉靖年间的抄本起拍价5000欧元,以640万欧元落槌。
加上百分之二十七的拍卖佣金,最终成交价为812.8万欧,折合人民币6500万元,整整溢价了1200倍。
当然,国外的拍卖价其实不具备参考价值。
欧洲的强盗们每每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不愿自家国宝流失海外的心理,哄抬拍卖价格,以丑恶的行径大赚爱国之士的钱财。
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
只是,人家就吃准了你这样的心理,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你也没有一点办法。
在这间宝库里,王大山也差不多看了一半的东西了,但他心里最想要的,其实就是这近百册的永乐大典。
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些书的对王家道观的作用太大了。
王大山想将清风观发扬光大,那道观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而永乐大典,记录了从先秦到明初的文献,哪怕只有百十来册,里面也包含着着极其重要的内容。
只是实在太可惜,一万多册的大典,能够在国内流传下来的还不足三百册。
如果这些书归了道观,那东三省道家祖庭的名头分分钟归清风观所有。
只是王大山也就是想想,他不可能将这种国宝据为己有,这就不是私人能够拥有的东西。
普通人收藏个一两册倒没什么,要是一下藏了百八十册,那就德不配位了。
这是影响一国国运的宝物,凡人承受不住其中之重。
再者说,仅凭他和崔明根本不可能将这些书籍完美无瑕的运出去。
要是把永乐大典打湿了,那才真是造孽,说是国家和人民的罪人都不为过。
所以,王大山虽然对这些大典副本垂涎三尺,但他也只是想想,根本不会据为己有。
放置永乐大典副本后面的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书画。
日本人对于保护这些书画下了不少功夫,全都收进了画筒和木匣里。
王大山并没有打开那些画筒去看这些书画,一个是太黑,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二一个,万一不小心弄坏了,那就真是罪过了。
反正所有书画类的东西,他都不会拿出去。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看了。要是看到眼睛拔不出来,闹心。
他默默的看着这些文物,并没有说话。一旁的崔明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见他默不作声,也没有打扰,只是跟在身后做保护状。
崔明进来之前是极度兴奋的,幻想着宝库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价值连城。
谁知道进来之后却发现全是古董,瞬间就感觉不香了。
其实他也清楚这些能被日本人拼了命也想抢回家的古董肯定价值不菲,但奈何在黑暗中,这些文物不具备冲击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盗墓贼的眼光是真的毒,能不用眼睛瞧,仅凭用手摸就能断定一件陪葬品的好坏。
书画过后是瓷器的部分。
瓷器是王大山喜欢的东西,他有一个愿望,就是能集齐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官窑金声玉色、哥窑金丝铁线、钧窑灿若星河、定窑宛若霜雪、汝窑雨过天青。
如今他的手里只有一个汝窑的笔洗,王士昌老爷子的手里有一个定窑的莲花缠枝纹大碗。
至于其他的,一件都没有。
并不是他不舍得花钱收,而是这些宋代传世瓷器实在太少。
全世界加起来,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北宋官窑瓷器故宫有几件,钧窑有十件左右,定窑瓷器相对较多,哥窑的传世瓷可能只有个位数,哪怕博物馆里也几乎看不到。
可如今在这个地下宝库里,王大山竟然将宋代五大名窑都看全了。
不过,毕竟是宋代的瓷器,又是这样的环境下,他也分辨不出真假。
当然了,除了五大名窑的瓷器,还有一些元明清及唐代的瓷器。
看到这里,王大山已经决定了,如果今天带走一些东西,肯定要带走那几件五大名窑。
官窑的香炉、哥窑的罐、钧窑的花盆、汝窑的樽,还有定窑的白瓷枕。
现在这些东西在国内卖不上价,王大山琢磨着,等到这个地下宝库的宝贝重见天日,为了弥补他私藏几件瓷器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到时候专门为这些宝贝捐盖一座博物馆。
回头他与肖书记沟通一下,再请王士昌老爷子帮忙活动活动,看看能不能把博物馆就建在清风山庄。
这样不但能够将这些文物在本地展出,还能够带动山庄的旅游,一举两得。
不仅仅如此,王大山还会把之前发现的关东军的那个战略仓库也上报给国家,希望相关单位能把仓库一起开放,形成一条山庄博物馆到大白山关东军战略仓库的爱国教育旅游线路。
这样,再加上动物园、温泉度假村和农家乐,山庄里面可玩的东西就更多了,已经完全具备了建立旅游景区的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