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察加人(Kamchadal),亦称伊捷尔缅人(Itelmen),在唐朝时期被称为流鬼国。流鬼国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地气凛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
北部的原住民叫“科里亚克人”,人数不到5000,分散住在沿海或者河湾的地方,他们靠驯鹿和渔猎过日子,住在帐篷里,穿着皮草。虽说生活条件挺差,不过倒也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科里亚克人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同北太平洋沿岸的许多部落一样,以捕捉每年洄游的鲑鱼为基础,并广泛利用野生植物。宗教祭祀众多的精灵,以及以牺牲礼祈祷狩猎成功,对待萨满巫师不如西伯利亚其他地方重视。
科里亚克人面部较为扁平,肤色有点黄,要比起欧洲人来,他们的面貌特点其实更像东亚人或者蒙古人。他们按氏族群居,靠和西南面的尼夫赫人以物换物来保障各个部族的基本生活,日子过得挺艰难,但也没啥纷争,还算安宁。
勘察加人卖的产品好多价格都挺便宜,还很新鲜好吃。当地产的鲑鱼,就算在旺季的时候,一公斤也就50卢布,差不多合人民币4块钱。最新鲜、最好的鱼子酱,花10卢布就能买到满满一大碗,10卢布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呢。不光这样,当地的人特别乐意拿别的资源去跟它交换,只要一碗蔬菜沙拉、一袋水果,就能换到一盆又一盆的鱼子酱。
在这些科里亚克部族中,年满10岁以上的少年,必须掌握独自驯鹿、捕鱼等相关生存技能。只有做到从一头成年棕熊口中成功夺取下战利品,并把带有棕熊牙印的战利品带回部落,才能得到部落认可,授予“战士”称号,并被族群尊重。就因为这样,就算是被称作“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见了科里亚克人那也得犯怵。这个民族骨子里就好战,而他们对战争的这种执着,是源于对家园的那种执念!
勘察加人有着“以妻待客”的传统习俗,在勘察加半岛的原住民科里亚克人中,女性会主动对外来客人“投怀送抱”,无论已婚或未婚、年轻或年老,目标都是让客人与她们共度春宵。如果成功受孕,整个社区还会共同庆祝。这种习俗在科里亚克人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科里亚克人生活在极其严苛的环境中,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他们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基因多样性,通过与外族交配可以增加族群的基因多样性,从而减少近亲结婚造成的畸形儿的数量,增强族群的生存能力,使后代更具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本章完)
喜欢亚历山大四世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亚历山大四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