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头三人看着这一幕呵呵笑着,对于他们来说王平能够进入白鹭书院已是天大的喜事了。
王英雄心里都快被喜意填满了,王平现在也不过才七岁的年纪,要是日后能够上天保佑得到功名,那他们王家可就彻底是祖坟冒青烟了。
王祥也快要到娶妻的年龄了,等到平儿当上个“秀才公”,媒婆岂不是要把他们家的门槛踏破了。
王英雄咧着大嘴嘿嘿笑着,等回过神来就看到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没了人影,向着远处望去就见王平正在对着李夫子摆手告别。
“爹,李夫子怎么走了?”
“他不跟咱们一块回去吗?”
王老头看了王英雄一眼,自顾自的向前走去。
“人家李夫子那是读书人,来到县城说不得要拜访一二好友,咱们就不打搅他了。”
“可是这书院离家这么远,平儿小小年纪要是独自搬到书院里来住,倒是有些让人放心不下。”
王英雄看了眼正和王有发玩闹的王平,不由得开口宽慰起来:
“平儿自小以来就很聪明,听那李夫子说柳夫子以前和他曾是同窗,想来平儿应该在书院受不了欺负的。”
王老头停住脚步,转头没好气的瞪了王英雄一眼:
“老子是怕平儿受欺负吗?这小子鬼灵精的,欺负是受不了,可他才多大就得离开我们独自去书院。”
“人生地不熟的谁能放的下心。”
王英雄不知所措的挠挠头,两人的情绪也突然变得伤感起来。
山上说拜师进学是在一旬以后,这段时间除了学习也没什么可准备的了,至于束修六礼也并不着急买。
长辈们就是这样,在未能得进书院之前会忧心王平进不去,在能够进入书院之后则会担忧王平孤身一人能否过的开心吃的好不好,想不想家。
这种情绪是复杂的,但又时时刻刻诉说着对晚辈的关心。
县城离王家庄的路途并不算近,既然来都来了,拜师入学的日子也还有几天,王平也不想看到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让忧愁挂在几人的脸上,就拉着王老头和王有发的手提议去看看堂哥王祥。
自从年节过完到现在,大家都没有看到他很久了,经过王平这么一说也都欣然答应。
几人脸上也多了些笑意。
很快,几人按照记忆中的位置,来到杂货铺不远处的时候,王老头突然轻咳两声停了下来。
王英雄一脸的莫名其妙,超过王老头不解的看了一眼就准备继续向前走去。
“爹,你不走站着干嘛?”
“祥儿做工的铺子不就在前面吗?”
王老头无奈叹了口气,一把拉回王英雄对着王有发说道:
“老二,告诉你哥我为啥要站住!”
“哦,哦。”
王有发往杂货铺里眺望了一眼,一脸得意的笑道:
“哥啊,你就真没眼力见。”
“那祥儿和身边那女子擦桌子都擦了这么长久还说说笑笑的,指不定就是祥儿在带着人家偷懒呢。”
“咱们这时候一帮人乌泱泱过去,不就容易让掌柜的发现祥儿偷懒的事吗?”
“没想到祥儿这小子,平时老老实实的还学会偷懒了。”
“不过,哥啊,遇到事你还得想想,要不说爹让我告诉你呢。”
王有发分析的头头是道,王英雄迈出的脚也默默抽了回来,可脑中依旧是有些疑惑。
“是这样吗?”
“……”
王老头眨巴着眼睛和王平对视一眼,王老头双眼望苍天,已经彻底不言语了。
不过王平心里同样明白,刚才这些话不过是王有发刻意为之罢了,只是想用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忧伤的气氛而已。
而王英雄则是因为王平进学的事和思念王祥,一时思绪交织关心太过,以至于眼前如此明显的事都没发现。
四人就在街角处,看着杂货铺里的两人,言笑晏晏,怡然自得。
过了好久,或是感觉这种行为有些不妥了,王老头从街角走出,看了俩儿子一眼,拉着王平大步离去。
等几人走到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靠近杂货铺,王祥察觉到有人前来,赶忙迈出两步拉开距离,也不抬头,下意识的开口吆喝起来。
“几位客官里面请喽,小店这物什应有尽有,若有任何需求……”
王老头双手负于身后也不说话,三两步就走进了杂货铺里,四处打量着。
王有发也紧跟着走了进去,王英雄这时也回过神来,盯着王祥和不远处姑娘的身影满脸笑意。
等了良久也听不到回话,就听见的衣服摩擦竹筐传来的窸窣声,王祥有些诧异的抬起头,就见王平小脸笑的极为灿烂,蹭的一下就往自己怀里扑了过来。
“堂哥!”
“小弟!”
王祥被扑了一个结结实实,抱着王平往后退了几步才算止住了身形。
狠狠揉了揉王平的小脸蛋笑着开口:
“小弟,你怎么突然来了?”
王平嘿嘿一笑朝王祥勾了勾手,等王祥将耳朵贴过来以后,才憋着笑小声说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