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忆安回了王府,把自己关在书房半日都没有出来。
他思来想去,自己当时已经醉倒了,不应该会对傅沅陵做什么。
可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他是不是被陷害,如今都只能娶了傅沅陵。
他打开书房的门,对外喊道:“聂冰,你进来。”
聂冰进来问:“王爷,怎么了?”
“你同管家去准备聘礼,明日本王要到太师府提亲。”他冷冷的对聂冰说。
聂冰吃惊的抬起了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萧忆安见他还呆呆的站着,有些气愤的说:“没听见吗,还不快去。”
“是。”聂冰赶忙跑了出去。
夜里,萧忆安心里憋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喝了几坛子酒。
他不屑与傅太师为伍,可如今他又无可奈何。
北昭虽然归还了南景的三千俘虏,但聊河的两座城池却迟迟不愿归还。
他已经想好了,到太师府提亲后,便奏请皇上出兵聊河,给北昭施压。
一来避开金陵的是是非非,二来为南景夺回失地。
很快煜王与傅太师家三小姐定亲的消息在金陵传的沸沸扬扬。
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他们男才女貌,很是般配。
傅沅陵每日心里更是吃了蜜一般,等着萧忆安将她迎进门。
念念跟顾郎中说了当年在沅江见到他师傅张元堂的事。
顾郎中告诉念念,他师傅又出去游历了。
直言是自己错了,不该将小莲的事怪在师傅身上,害他在外漂泊了许多年。
自己却没有尽到一点孝。
顾郎中听说念念给张神医当过几日徒弟,非要认下念念这个师妹,还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她。
念念见拗不过,自己又闲来无事,便跟着顾郎中学起来。
顾郎中夸她学的快,白日忙的时候,她会帮着顾郎中给患者抓药。
“姑娘,我的药好了没。”
念念正在药柜前忙碌着包药,头也没抬:“好了,就好了。”
她提着包好的药来到柜台前,一看元宝正趴在柜台前托着下巴对她笑。
念念回了他一个笑容,左右瞧了瞧。
对那边坐着的一位中年男子说:“大叔,您的药好了。”
那男子起身来接过药:“谢谢了。”
元宝噗嗤一笑:“你这药房伙计倒是做的有模有样。”
念念知道他笑话自己,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他一脸正经对念念说:“我家中有些急事要回去一趟,念念,你答应我,一定要在此处等我。”
念念点了点头,旋即又问:“可是什么要紧事?”
“我祖母病了,我不在家,许是操持家世太过劳累的缘故。”元宝很是自责。
“你别太难过了,赶快回去吧,你祖母一定十分想念你。”念念宽慰他。
元宝对着顾郎中说:“顾郎中,我家中出了急事,必须回去一趟,念念先托付给你们了。”
顾郎中点头:“你放心,陆小姐就住在这里,我们会照看好她的。”
元宝走的时候再三叮嘱念念不要回金陵,要在此处等他回来。
元宝走了有三日了,念念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
这一日,小莲提了几包药要出门。
念念喊住她:“小莲啊,你要去哪里送药,我和你一起去吧。”
“好啊,陆姐姐,不过路稍微有点远,走过去要花点时间。”小莲说。
“无妨,出去走走也好,不怕的。”念念回道。
念念便跟着小莲出门了。
小莲要去给陶安村的村民送药,一路上,小莲给念念讲了好多关于这个村子的事。
原来这个陶安村是各处逃难的百姓聚集而建的村子。
凡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和无父无母的孤儿这里都欢迎。
陶安,逃安,念念心想当初创建这个村子的人真是个好心人。
小莲说:“自从那年我们从金陵回来后,爹爹每个月都会来村子里义诊,遇到太困难的人,连药钱也不收,这还是因为陆姐姐你们,爹爹说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如果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帮帮人,拉别人一把,就会有更多的人过的幸福了。”
说完,她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念念也跟着笑笑,多么淳朴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
念念望了望周围起伏的山峦,闻着山中清新的空气,心情也跟着晴朗起来。
“陆姐姐,到了,这里便是陶安村的入口了。”小莲指着前面的路说。
一群小娃正在追跑打闹着,虽然穿的破旧,脸还算圆润。
念念问小莲:“这个村子的人以什么为生啊,还有方才你说有些是孤儿,谁来养他们?”
小莲说:“是这样的,这里四面环山,当然靠山吃山呗,村里有猎户,有柴夫,那边坝子里也可以种田,当然,大部分人家都是靠采药为生,这里五六岁的娃娃都会跟着爹娘去采药了。”
“采药,卖药?”念念很好奇。
小莲答道:“是啊,我们江夏是久负盛名的药乡,出产很多药材,像连翘、杜仲、黄精、山茱萸、辛夷都非常有名,只是我们这里山路难走,去一趟州府卖药材要一日的光阴才能来回,有时候东西多了,还要雇一头驴子,药农们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挣不下几两银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