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植的威严震慑之下,他们终于有所忌惮,松开了何太后。何太后趁机从阁道,纵身跳下,这才侥幸得以逃脱。
并州牧董卓,在接到朝廷的征召后,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兵马,踏入洛阳。他一入洛阳,便如同恶狼入羊群,对朝廷肆意欺凌,施行暴虐之政。
于是,董卓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蛮横的手段,胁迫何太后废黜刘辩,将其降为弘农王,而拥立刘协为帝,此即汉献帝。
刘辩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下殿来,面朝北方,以臣子之礼称臣。何氏目睹这一幕,悲痛欲绝,哽咽流泪,却又无力反抗。
朝中的大臣们,望着这悲惨的场景,心中虽充满了悲愤与痛苦,但在董卓的淫威之下,竟无一人敢仗义执言。
董卓又借题发挥,议论何氏曾逼迫董太后,致使董太后忧郁而终,认为何氏此举违背了儿媳妇侍奉婆婆的礼法。借此由头,董卓将何灵思,强行迁到了永安宫。
同年九月初三日,那是一个阴云密布,令人倍感压抑的日子,董卓心狠手辣,派遣手下之人端着毒酒来到何灵思面前。
何灵思望着那杯,散发着诡异气息的毒酒,眼中满是绝望与愤恨,却终究无力抵抗这残酷的命运,只能饮下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卓不仅残忍地毒死了何氏,还肆意妄为。他让汉献帝前往奉常亭,为何灵思举哀治丧,然而,这场治丧活动,却充满了对何氏的不敬和对礼法的践踏。公卿百官虽都身着白衣,前来参加葬礼,但整个过程混乱无序,全然不合乎作为太后治丧,应有的礼仪。
何灵思死后,群臣经过一番郑重的商议之后,向朝廷上奏,请求赐予皇后以“灵思皇后”的谥号。最终与汉灵帝,合葬在了文昭陵。可在这乱世之中,就连这最后的安息之所,也仿佛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公元178年,汉灵帝的第一任皇后,宋皇后被拉下皇后的宝座。两年之后,公元180年,何灵思母以子贵,凭借着为汉灵帝生育了长子刘辩的功劳。以及汉灵帝对于她的宠爱,顺利成为了皇后。
在成为皇后之前,史书对于她的记载不多。可见,何灵思的出身确实不高贵,而且初入宫廷的她,地位也不是非常的高。
而宋皇后的落马,是因为汉灵帝后宫那些受宠的姬妾们,合力的诽谤和陷害。最后,何灵思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见得,在陷害宋皇后的姬妾们之中,何灵思应该是出了大力气的。
成为皇后之后,何灵思狠辣的手腕,在后宫人尽皆知。因此,在成为皇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何灵思在后宫的位置,相对的稳当。
这几年的时间里,何氏一族的势力是突飞猛进。汉灵帝去世前,曾经有意立幼子刘协为皇帝。但是,碍于何氏一族强大的影响力,导致最终没有立下太子。
在汉灵帝去世之后,何灵思凭借着自己皇后的身份,以及外戚势力的支持。让自己的儿子刘辩,顺利的登上了皇位。
公元189年四月,何灵思成为了太后,开始了自己的临朝理政生涯。掌权之后,她的第一把屠刀就挥向了汉灵帝的生母董太后。将董氏一族全部清算,并谋害了董太后。
不久,因为如何处置宦官。何灵思于哥哥大将军何进政见不合。最终,犹豫之际,当年的八月爆发了十常侍之乱。何进被宦官一党杀害,失去靠山的何灵思也顺带被清算。九月份,何灵思就被被董卓毒杀。至此,掌权不到半年的何灵思,就此交代了自己生命。
回首何灵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命运轨迹,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她的成功和失败,都与时运紧密相连。
最初,她凭借着幸运之神的眷顾,从一个普通的屠户家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这一辉煌成就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为整个何氏家族,带来了无尽的荣耀与富贵。
随着何灵思地位的提升,何家迅速崛起,成为政治舞台上的新兴力量。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急剧增长,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外戚势力之一。然而,正是这种突如其来的繁荣,使得何家逐渐迷失自我,陷入了权力的漩涡之中。
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何家却忽视了自身修养和品德的培养。他们沉迷于权力和欲望的追逐,变得傲慢自大、目中无人。这种心态最终导致了他们的衰败。
正所谓盛极必衰,何家的辉煌,如同昙花一现般短暂。当好运不再降临,他们失去了支撑,陷入困境。曾经的辉煌瞬间化为泡影,何家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何灵思的一生,成也时运,败也时运。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机遇固然重要,但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何家的兴衰,则警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避免被权力和财富冲昏头脑,以免重蹈覆辙。
盖棺定论,从女权人的角度来看何灵思,其实她够不上。单从从女权人临朝理政的角度来说,她的作为应该是几乎于零的。她的掌权时间只有短短的五个月,期间大多数朝政的操持着还是她的哥哥何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