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枢密院广场起义的消息传来,失去领导人的南方协会,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只有切尔尼戈夫团的指挥官,谢尔盖·穆拉维约夫决定北上,支援北方的同志们。】
【这是一场绝望的远征。】
【很多资料里都说,他们在茫茫大雪中行进,迷失了方向,最后被沙皇的军队包围击溃。】
“绝望的远征啊……”
“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但他们依旧是去了。”
“其实他们不去的话,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人都是这样的。但他们依旧发起了这样的远征。”
大唐西域都护府,满头白发的将士们看着天幕。
虽然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人的起义实际上就是造反。
但如此英雄,如此悲壮,如此孤注一掷……
依旧让他们十分的感同身受。
他们何尝不是如此?
数十年来,失去了与中原的联系,但他们依旧在履行着自己西域都护府将士的职责,为大唐守卫边疆。
即使……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功绩。
看了看身旁跟着自己几十年的老弟兄,安西都护府大都护郭昕从水壶里倒出一碗清水。
他将这碗清水高高举过头顶,“安西都护府与中原断绝联系四十余载,实在是找不出酒水,某只好用这清水代替酒水……敬你们一碗!”
说罢,郭昕将碗中清水一饮而尽,然后一脸决绝地带着已经满头白发的亲卫,走出了早已破败的府邸。
【实际上并非如此。】
【起义军先是攻克了瓦西里科夫城,然后花了一整天时间,等待南方协会的其他成员前来汇合。】
【其间,附近的农民听说这支队伍的目的,是废除农奴制度,纷纷前来慰问,有些甚至要参加起义。】
【不过起义军仍然抱着军队起义,不让人民流血的方针,拒绝了他们。】
【弹幕:唉,一场贵族式的起义】
【弹幕:带着贵族荣耀的起义,一场孤注一掷浪漫的起义】
大唐。
李白心中想了很多,但最终还是没敢将他心中酝酿出来的句子写下。
他已经怕了。
安史之乱后,他追随永王的军队,结果被安上了叛国的罪名。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太白了。
【在得知原本同意起义的成员不愿参加后,他们决定去接应驻扎在白教堂的骑兵团。】
【因为那里的南方协会成员,曾答应过一起发动起义。】
【结果到达后才知道,这名成员已经被捕,部队也被调走了。】
“四处碰壁,四处都是人心的壁垒啊。”
“唉……”
百姓们叹气。
虽然在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造反都是不光彩的。
但这些青年贵族,还有跟随着他们的士兵们,却让百姓们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他们是在——为民请命!
【弹幕:太理想了】
【弹幕:可历史,不就是靠着理想主义者,才一点点进步的吗?】
【弹幕:理想主义者万岁!】
【弹幕: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逝去,都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弹幕:人类不应该只注视着脚下的土地,更应该看看那漫天的繁星】
【弹幕:哲学家总是尝试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改造世界!】
古人们看着天幕上的这句话,想要辩驳的千言万语,顿时就说不出口了。
因为在这铁一般的现实面前,任何的巧言令色都是毫无根据的狡辩。
改造世界!
是啊,愤慨命运的不公,那就改变命运。
将整个世界,改造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春秋时期。
墨子看着这句话,恍然大悟,犹如醍醐灌顶。
他的思想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先进的。
但和两千多年后的哲思相比,和指导了半个世界的哲思相比,还是落后了许多。
不只是墨子,写下德道经西出函谷关的老子也是心神一震。
但片刻后还是叹了口气。
他已经太老了,已经失去了那股精气神。
“未来的事情,就交给未来的人吧……”
说完,便继续上路了。
……
拿着手机的杜自衡也是叹了口气。
他自己清楚自己,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但他发自内心地钦佩,敬重所有的理想主义者。
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现在的生活啊。
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是人类社会前行的薪柴、燃料。
没有不行,但有了理想主义者,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消耗品。
而理想主义者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依旧,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奋不顾身,点燃自己。
只为向整个世界发出那理想的火光。
只为那时代的列车,能够离最终的理想更进一步!
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逝去,都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